![南通吕四起步港区开港在即,专家学者献智献策 通州湾启航新出海口未来可期](http://img.xinmin.cn/xmwb/2021/12/NEM1_20211205_C0326976798_A3063724.jpg)
南通吕四起步港区开港在即,专家学者献智献策 通州湾启航新出海口未来可期
Xinmin Evening News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12月4日,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大项目——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2+2”码头进入开港倒计时之际, “启吾东疆·向海图强”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发展研讨会在江苏南通启东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未来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将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群形成中国长三角港口群“一体两翼”新格局;吕四起步港区的成功开港,将让南通进入江海河湖联运新枢纽时代,通州湾新出海口步入全球“强港名港”未来可期。
图说:研讨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去年1月,南通市委十二届十次会议明确以吕四港作业区作为起步港区,以通州湾作业区作为主体港区,加快建设江苏长江集装箱新出海口。位于启东境内的吕四起步港区两个十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两个十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又称“2+2”码头工程),作为通州湾新出海口的起步工程,该工程仅用5个月时间就取得全部报批手续,2020年6月29日全面开工建设。通用泊位长度1368米,设计年吞吐量为140万TEU及710万吨。集装箱泊位采用5G无人集卡+自动化岸桥+自动化轨道吊装卸工艺,实现港区作业的全自动化,是全省首个全智能化、无人化集装箱泊位;同时,起步港区还将建设内河转运区、内河航道、疏港铁路、疏港公路等配套工程,实现“公铁水、江海河”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2+2”码头是承接南通沿江产业转移,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重大标志性工程。
“在中国长三角港口群‘一体两翼’战略格局中,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牢牢占据全国前两位,位于‘北翼’的江苏港口群落,虽然港口数量可居全国第一,但却没有形成枢纽作用较强、带动辐射能力突出的,可与‘南翼’宁波-舟山港能级匹配的‘龙头’港口。以通州湾建设、吕四港开港为契机,应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无缝对接、合作共赢,谋求对‘东方大港’国际竞争力叠加效应。同时,吕四港起步港区在向打造集装箱运输世界性大港转变的过程中,要紧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聚焦智慧港口发展方向。”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表示。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志高则认为,吕四起步港区及港城的开发建设战略定位,应该是南通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上海都市圈临港产业发展新高地、三大国家战略及三个省重大战略部署的新支点,为此要强调产业支撑,发挥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优势,发展临港产业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代表海洋经济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彰显沿海资源禀赋和风情特色的海洋传统产业,以海洋生物、商务服务、风情旅游为支点,着力构建和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他同时强调,吕四港应大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港口和城镇功能配套;推动吕四港由“单一港口发展”向“港产城深度融合”转变,形成“以港带城、以城促港,以港兴业、以业强港”的发展模式,全方位接轨上海都市圈,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在“治污、添绿、留白”三个方面巩固强化沿海生态优势,实施陆海污染一体化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优质蓝色海域;科学管控生态空间,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