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情势升温 美中菲海上策略是否出现变化?
Voice of America
南中国海局势近期因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对峙急剧升温。观察人士分析,北京的扩张行径可能导致中菲双方误判,引发更大的冲突,使华盛顿不敢对此掉以轻心,不过中国也不敢任意采取军事动作。此外,美国未来能否在菲律宾大举进行军事部署,也有待观察。
在中国与菲律宾再次于南中国海发生冲突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10月25日在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如果菲律宾船只于南中国海遭受攻击,美国将介入干预。
拜登说,“我要非常明确地表示:美国对菲律宾的防卫承诺坚如磐石,美国与菲律宾的国防协议同样坚如磐石”。
拜登的这番发言是北京与马尼拉近期发生数次海上对峙以来最强硬的表态。早于1951年,美国与菲律宾就已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只要菲律宾受到武装攻击,美国将保卫菲律宾。
不过,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于10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一贯重申美国不应插手干涉南中国海事务的立场,“停止拱火滋事,停止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美国与中国官方的最新发言,凸显南中国海情势正在升温。对此,观察人士提醒,虽然菲律宾与中国船只稍早的海上争端并非首次,但后者采取的行动,似乎相比过往更为大胆及强硬。
中国海上行动更加大胆
史丹佛大学国家安全创新中心(Gordian Knot Center for 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on)海光中心主任雷‧鲍威尔(Ray Powell)告诉美国之音: “中方(的船只)行动造成的冲击是更大的,因为菲律宾船只确实遭到中国船只碰触及撞击,这与过往不同。而且,菲律宾其中一艘补给船也受到了一些轻微的损坏,因此情况已有所不同。无论中国的海警大船是否是蓄意破坏、或是故意撞击(菲律宾的)补给船,其阻挡及干扰是故意的行为。”
鲍威尔所指的是,中国与菲律宾船只于星期日(10月22日)在南中国海的第二托马斯浅滩(Second Thomas Shoal、中国称仁爱礁,菲律宾称阿云锦浅滩)海域发生的两起碰撞事件。菲律宾政府工作小组在一份声明中,指责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了危险行动,导致一艘中国海警船及一艘民兵船,分别与一艘菲律宾海警船和一艘军用补给船发生相撞、碰撞事故。
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总干事马拉亚(Jonathan Malaya)在一场记者会上警告,中国若继续在南中国海阻拦菲律宾的补给行动,可能造成 “灾难性后果”。
菲律宾智库“国际发展与安全合作组织”(IDSC)主任卡贝萨(Chester Cabalza)也对美国之音表达类似的担忧,他说:“中国持续的不寻常的举动与过往不同。基本上,中国船只先前使用水炮和军用级激光(进行干扰),但这一次,他们是进行危险的演习,甚至试图越过防线,以及意图伤害人民、我们守护海岸的人士,以及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士兵。这让我们担心,误判可能引发枪击、战争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