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彬集团深度参与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 共探发展新动能
Beijing Daily
12月2日至4日,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论坛及系列活动以“改革新蓝图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来自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在内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共话改革新机遇,共探发展新动能,共享商业新知识,共谋产业新未来。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期间恰逢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推介活动举行,海南岛内岛外的产业和企业议题与之相融合,为政府、协会和企业搭建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大会呈现出开放奋进的崭新气象。
今年是华彬集团第4次深度参与企业家博鳌论坛,更是派出近20位代表,包括中国红牛、战马、芙丝多个品牌和专业公司参与到主论坛、新消费发展大会、低碳循环经济论坛、文化发展论坛、企业发展与法律服务创新、数字科技创新发展大会等多个大会环节的政策学习、行业讨论和案例分享中。
在12月3日下午举办的“为国民而生”2024新消费发展大会上,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凭借其在健康消费领域30年的深耕和创新,备受关注。作为受益于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跨国民营企业,华彬集团成立已有40年,在20世纪90年代,其创始人和董事长严彬将红牛饮料引入并落地中国,开启了功能饮料市场这一全新品类,开拓和激活了功能饮料行业巨大的消费潜力。之后近30年,中国红牛仅凭一个单品,累计工业产量超过600亿罐,纳税400多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饮料品牌之一。
2017年,华彬快速消费品推动战马饮料上市,通过聚焦年轻人汇聚的多元、好玩、健康的消费场景,在电竞、篮球、滑雪等竞技体育领域开展了大量品牌活动,深入年轻圈层生活的各个触角,成为更受年轻人喜爱的国民能量饮料品牌之一。在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新消费发展大会上,战马品牌入选国民品牌创新案例。华彬快速消费品营销执行总裁李建军表示,新生代人群所青睐的健康消费体验场景更容易塑造出专属于战马年轻化、个性化的品牌风格,这也进一步区分战马不同于其他品牌在功能饮料细分市场的占位。通过打造多元、好玩、健康的消费体验,不断提升品牌在年轻圈层的影响力,不但夯实了华彬快消品在饮料行业的影响力和发展后劲儿,还拓展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赛道。
华彬快速消费品总裁彭滨在发言中表示,国以民为本,民营企业亦为民而立,将经营发展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是行业和企业生生不息的根本。基于这种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华彬集团依托华彬文化基金会,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青少年教育培养、国际文化交流三大公益主线,截至2023年底,累计向社会捐赠超过5亿元人民币。华彬快消品集团也积极参与到抗汛救灾、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社会所亟须的领域当中。
近几年来,有态度、年轻化、重视健康等新消费需求渐成大势,为企业告别低效价格战和无效内卷开辟了新空间。彭滨认为,放眼未来消费转型和升级趋势,快消品行业在个性化营养定制、心理健康提升、膳食改善等方面,持续开发产品功能,提升品牌价值大有可为。
过去几年,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在销售中推动数字化营销变革,以数字数据赋能销售动作,探索市场整合营销的效率化。彭滨提出“科创+产业”新思维,她认为,创新要“加”上产业思维、产业导向。往近了说,要瞄准当前健康、活力、个性化的消费需要进行快消品“靶向”创新,提升竞争力;往远了看,要站在战略视角审视未来,抓住新一轮市场深化变革的机遇,通过探索消费新模式,让民族快消品产业能更有力参与全球行业竞争。
华彬集团始终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共生之道。通过布局健康饮品生态圈、推动产业升级以及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华彬集团已摸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产业经济与社会公益和谐兼顾的实践路径。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地震灾害类谣言以及炒作社会民生话题等方面,相关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网络生态。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依法惩处造谣传谣行为,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涉春节春运谣言影响节日氛围。1月恰逢新春佳节,个别不法分子却借机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相关谣言,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添堵”。如春运高峰期,有人散布购票、出行等谣言,声称“购买‘加速包’可优先购票”“春运路上,山东聊城隧道多车相撞14人当场遇难”“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有意制造焦虑、误导认知。又如,个别网民或自媒体捏造所谓“2025年河南许昌、辽宁锦州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消息,歪曲相关地方政府通告内容。还有网民在春节前传播“山东青岛、新疆吐鲁番等地开展‘交警全城大检查’”等旧谣,此类谣言曾在全国多地传播且相关部门已多次辟谣,别有用心者仍冒用“交警大队通知”官方口吻再次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涉地震灾害和事故谣言干扰秩序。1月,新疆、宁夏、四川、西藏等地相继发生地震,尤其是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然而,就在各方全力抢险救灾之时,个别网民和自媒体通过拼凑网上旧图“移花接木”、利用AI造图“无中生有”等种种不法手段,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担忧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谣言“西藏定日县地震遇难265人”,罔顾真相编造虚假遇难人数;网传热图“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实为AI工具创作而成,传播者有意将其与西藏定日地震关联,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山西大同发生9.6级地震”等危言耸听的涉地震谣言,以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着火”“北碚缙云山又起火”等火灾事故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恐慌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