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 | 摇啊摇,摇到“划船总会”
Xinmin Evening News
沈从文绘制的外滩速写
几天前,朋友约饭,路过外滩。因时间尚早,便去“外滩源”走走。一路走一路瞎想,假如当年英国领事馆在南市姚家弄驻留不迁,今日外滩风貌应该有所不同吧?
穿过圆明园路,拐过新天安堂,就走到了南苏州路上,一幢红砖楼房映入眼帘。这楼房,曾被沈从文尽收眼底。1957年4月21日,沈从文到达上海,住上海大厦10楼。第二天一早,他推窗望去,苏州河上一片繁忙,他立刻拿出纸笔,画了一幅速写:外滩,外白渡桥,来来往往的小船……苏州河堤岸,有一幢长方体楼房,沈从文寥寥几笔,将它们勾勒于画面右侧。也许,他未必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划船总会”。
上海开埠后,西方侨民纷至沓来。外滩沿岸,常有招徕生意的小船泊靠。一首“洋泾浜”竹枝词曾这样描写:“高叫克明声震耳,梅琶谷特克林蛮。”这“克明”就是英文“进来”(come in)的意思;“梅琶谷特克林蛮”,则表示“我的船既漂亮又干净”(my boat good clean man)。1852年后,黄浦滩头小船日渐增多。除了摆渡,西方侨民与水手又玩起了划船竞逐,近代学者王韬称之为“斗船”,“斗时,数十舟并驾齐驱,争先竞进,乘风破浪,捷若飞凫。”
1905年划船总会主楼和东翼
1863年,“划船总会”(Shanghai Rowing Club)应运而生。划船总会又称“划船俱乐部”,主要成员为英国侨民,最初没有会所。到了1905年,租界当局在外白渡桥和乍浦路桥之间,建了一幢长条楼房,作为划船总会总部。该楼房高两层,东翼为船库,西翼为游泳池,中部则为会所,内设酒吧、西餐厅、桌球室和观景阳台等设施。全楼清水墙面、红砖红瓦,顶部为维多利亚风格,局部带巴洛克装饰,与附近的英领馆、新天安堂融为一体。
谁也不会想到,这幢楼,后来成为上海城市记忆的组成部分。1953年,划船总会资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俱乐部楼房改为“黄浦游泳池”,成为上海最大的公共游泳池之一。这里,走出过新中国第一代游泳运动员和赛艇运动员,被誉为“水上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