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调整战略概念,中国首次成为“挑战”
Voice of America
为期三天的北约峰会于6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拉开帷幕。在欧洲东端发生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已经进到第五个月,近半年来剧烈动荡的国际局势让此次峰会成为一次展现北约的决心和内部团结的峰会。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战争,无疑重振了跨大西洋的关系。与此同时,欧洲的安全保障政策也步入到一个新的调整阶段。北约将在此次峰会公布一个新的战略概念,俄罗斯会成为对北约安全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威胁,而中国也将在北约的战略概念中被首次提及。独立时评人吴强表示,“此次峰会可以被看作是后乌战争国际秩序的开端”。
北约战略概念首提中国
北约作为现在全球最具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军事同盟,自1949年成立以来,一直把俄罗斯(前苏联)作为主要假想敌。用首代北约秘书长黑斯廷斯·伊斯梅的话说,北约的目的就是“挡住俄国,留住美国,压住德国”。
随着华约的解散和前苏联的解体,从90年代末开始,东欧的前华约成员国和部分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前后加入到北约,欧洲内部的政治和经济统合进一步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北约战略概念在2010年的里斯本峰会上被通过。此时的欧洲-大西洋地区被描述为“处于和平状态”,而俄罗斯被看作是北约的战略伙伴。当时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是商讨与俄罗斯共建欧洲反导系统。时任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还被首次邀请参加了北约峰会。
然而12年后,俄罗斯再次回到了北约的对立面,成为了对北约成员国安全“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威胁”。而且,此次北约的战略概念里,还将第一次出现一个在地理上远离北约成员国的国家——中国。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6月22日的峰会前吹风会上就公开表示,“普京总统对乌克兰的战争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威胁。它已经打破了欧洲的和平。同时,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的安全所面临的所有其他挑战。民主和专制主义之间的竞争正在上升。莫斯科和北京正在公开争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毫无疑问,北京在此次乌俄战争中的站队,已经从实质上开始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此次的北约战略概念首提“中国”,不过是之前一连串“中国挑战(威胁)论”的再次确认。
挑战与威胁
在马德里峰会开幕前结束的G7公报里,“中国”一词14次出现在公报中,为历史最多。除了批评中国不透明和扭曲市场的政府干预行为外,香港自治与西藏、新疆人权等议题也被明确提及。而在乌俄战争的问题上,则敦促中国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让俄罗斯立即无条件地从乌克兰撤军,并放弃在南中国海的 “扩张性海洋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