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初的修建,还有一位阿拉伯人参与?
Beijing Daily
如今提及北京的城墙遗址,很多人想到的是位于东便门的明城墙遗址公园,这里是一段明代内城城墙以及建于明代的东南角楼。其实,在西二环路南端的西便门小公园内,也有一处明城墙遗迹。虽然被称为“西便门小公园”,但这里其实是明代内城西南城垣的一段,并不是当年西便门所在,西便门在其西侧不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古城墙仅留100余米长的残迹。1987年修复了城墙和旧楼,并将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现代文明、古代文化交融的北京城中又一处景观。1988年8月,城墙修复全部竣工。
此后,侯仁之撰写了《明北京城墙遗迹维修记》,记录了北京城楼和城墙的历史,并讲述了维修明朝北京城墙遗址的故事。后来由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挥毫作书,尔后刻石,立于新修的墙体的西侧。如今通过这块刻石,依然能够体会到侯仁之先生对北京城的热爱。
明代条石墙基重见天日
侯先生首先用极度凝练的文字阐述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北京城的兴起始于周初,去今已三千余年。其原始聚落曰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蓟为燕侯都城,名满海内。后世或称北京为燕京,来源于此。自秦以后,封建王朝相继建立,历代名都先后崛起。北京后来居上,遂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之地。在辽为陪都,号称南京。金朝正式建都,扩展旧城,改名中都。公元1267年元朝始筑大都新城于金都东北郊外。明朝初年改造大都,先于公元1368年移其北墙至今安定门、德胜门一线。东西两墙基址如旧,只是缩减其北段,延长其南端。及至公元1553年,更在其南加筑外城。内外两城合成凸形。清朝相沿不变,是即今日首都中心之北京旧城。”
侯仁之先生根据对历代都城的研究,高度评价了北京古城的规划。我国古代营建都城,必有城墙,既有利于防卫,又是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城内道路系统、功能分区以及建筑布局,无一不为城墙所制约。《周礼·考工记》提到“国都之营建,九里见方,城墙四面,各有三门。方城之内,纵横干道各九条……”
依此格局,历代都城大致形成了面向正南,中轴线纵贯其间,遂有宫廷在前、市场在后,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的总体布局。侯仁之认为,我国封建时代都城的营建,与此最相符合者,只有元朝大都城。明朝改建之后,内城宫阙以及太庙社稷坛分布如古制。外城有天坛、先农坛,并列于全城中轴线两侧,是为列代都城设计的重大发展。西方城市规划专家对北京城高度评价,推为世界城市设计史上一大杰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典学者喜仁龙还著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流传于世。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北京的古城墙已失去其固有的作用。但北京城墙与城楼以其雄阔巍峨的形象与建筑工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在继承梁思成等众多前辈对古城保护理念的基础上,侯仁之先生在撰文中谈到了维修这段残存城墙的经过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