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尼加拉瓜的地缘政治联姻—大运河项目何去何从备受关注](https://gdb.voanews.com/0EF7EDC7-FA5A-46DC-83B1-3B8B7D797DC6_cx0_cy10_cw0_w1200_r1.jpg)
北京与尼加拉瓜的地缘政治联姻—大运河项目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Voice of America
尼加拉瓜政府最近在国际人权法庭即将对迫害民众基本权益作出裁决前,废除了2013年赋予中国投资者开凿与营运“尼加拉瓜大洋运河”的特权,改由政府接手。自中国与尼加拉瓜复交后,这个中美洲国家已被纳入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主要海运通道巴拿马运河面临缺水危机之际,“尼加拉瓜大运河”是否将通过“一带一路”重启,备受外界关注。
运河项目背景
2013年,尼加拉瓜通过《尼加拉瓜大洋运河法》,授权北京商人王靖的“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独家开凿并经营一条贯穿尼加拉瓜的大运河,特许经营期限为100年。该项目被称为“人类最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长278公里,通航后将是继巴拿马运河之外的第二条国际水道,总投资预计超过500亿美元。
依运河法规定,政府无偿提供预定河道路线土地,包括受保护的湿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的尼加拉瓜湖,以及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界河圣胡安河。
2014年12月22日,奥尔特加在太平洋沿岸河道口举行的临时仪式上,向全国宣布“圣诞惊喜”。王靖和奥尔特加在从一些城镇临时抽调的施工机械前,透过全国直播共同主持了大运河初动土仪式。
王靖当时说,“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我们的劳动将使这个国家更为强大,人民更为幸福,并将载入史册; 这片土地和运河,将与尼加拉瓜、中国和国际企业一起,写下一段难忘的历史。”
时任尼加拉瓜公共政策部长私人秘书保罗·奥奎斯特(Paul Oquist)在法案通过后表示,2015年全面施工阶段,运河将使尼加拉瓜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5%,正式就业人数增加62.3万人,而当时尼加拉瓜全国人口为611万人。运河原计划到2020年通航时,更将创造190万个直接与间接工作。
项目争议
由于运河预定路线被划入征收范围土地占全项目面积的52%,涵盖大片印地安原住民和非裔世代耕作和生活的农牧区。从该法案通过的第一天起就引起农民组织大规模抗议,但随即遭到政府的血腥镇压。
加勒比海岸运河预定出海口猴角(Monkey Point)和布卢菲尔德(Bluefield)的民间自救组织“原住民法律中心”(CALPI),对政府未事先告知并征求居民同意的情况下给予大运河公司特权,严重侵害居民基本人权,将政府告上位于哥斯达黎加的“美洲人权法院”(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原住民法律中心”负责人玛丽亚‧路易莎‧阿科斯塔(Maria Luisa Acosta)最近在该组织视频上说,人权法院告知等待多年的维权案可望在6、7月间做出裁决。奥尔特加赶在判决前废除了11年前给予王靖的开挖运河特权,转由新成立的运河管理局接手等待新投资者,因此,裁决仍将是接手者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