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凸显 代表委员齐力发出创新强音](http://img3.chinadaily.com.cn/images/202303/10/640a6fe2a3102ada7c842d93.jpeg)
创业板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凸显 代表委员齐力发出创新强音
China Daily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强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国两会群英荟萃,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代表委员纷纷为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创新强音。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业板开市十三年来,尤其在试点注册制后,“优创新、高成长”特色越发鲜明,着力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了一大批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的创新领军企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421家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IPO募资总额达4098亿元,总市值2.85万亿元,超九成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强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国两会群英荟萃,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代表委员纷纷为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创新强音。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专精特新企业表现亮眼
创业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创业板公司乘势而上、奋勇争先,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
创业板高强度研发投入结出丰硕创新成果。2022年三季报显示,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合计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公司拥有与主业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6万余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与主业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近150项,其中不乏拥有千余项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标杆企业。
其中,尤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表现亮眼。从研发创新看,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前三季度投入研发费用合计超34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有66家公司研发费用均超过1亿元。
“研发创新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引擎,公司始终将其视为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驱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德方纳米董事长、总经理孔令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德方纳米上市以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45亿元,研发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德方纳米已累计申请专利300余项,总授权专利近百项,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专利数量位居磷酸盐系正极材料行业第一。
创业板公司人才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截至目前,1240家创业板公司中,研发人员合计超45万人,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超过400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均值超20%,其中234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有166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就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62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股东背景,24家公司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成,还有103家公司的创始人为“海归”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