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国际“去风险”措施打击中国产业升级
The Epoch Times
中国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却没有流入普通居民手中,消费市场处于萎靡状态。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正形成新的二元结构,目前处于“淤塞型的通缩”。而以G7为首的国际社会“去风险”策略和措施,使中共产业转型升级遭受致命打击,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中共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52.7万亿元(约3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4%;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6.2万亿元(约3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59.95万亿元(约5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
中共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0.9%。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其中,16至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高达20.4%,创2018年有统计以来最高。
此外,根据招商银行2022年报,2.25%的金葵花客户拥有81.44%的财富。其中,0.07%的私人银行客户,拥有31.27%的财富。而剩下的那97.75%的普通客户,人均资产仅有1.25万元(约1753.2美元)。
4月7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在华夏基金投资会上表示,按中共央行的统计,中国现在是7亿人负债,家庭部门总负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137.9%。
对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在“2023中国前海企业家峰会”上表示,整个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一边叫“国计”,一边叫“民生”。
他称,“国计”包括重要基础设施、高科技,包括解决“卡脖子”的先进制造业、军事工业、政府融资平台等,是资源配置重点。“民生”则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中国主要的就业机会也在这里。
他形象地比喻为“上半身”和“下半身”,“上半身”所涵盖的人口和劳动力越来越少,但它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而“下半身”涵盖的人口和劳动力越来越多,但它拥有的资源却越来越少。
中共统计局发布投资数据显示,1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万亿元(约2.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96万亿元(约1.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仅0.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