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四大因素 令中共未来无法与欧美抗衡
The Epoch Times
报告认为,与那些评估“中国崛起”会对全球政治产生更广泛影响的预期相比,对“中国崛起”的说法,应该被大幅下调。对西方而言,“中国崛起”不应该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基本假设。
3月15日,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发布了一份重磅研究报告《重审“中国崛起”说》(Revising down the rise of China),报告认为,“中国崛起”的说法建立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预期之上,即从现在开始一直到2050年,中国经济每年增长4%~5%。如此一来,中国可能很快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单极时代”终结,中共还可能建立全球经济霸权,人民币可能代替美元等等。
但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将放缓到3%左右,到2040年放缓到2%,而从现在到2050年,总体平均增长2%~3%。如果增长只有2%~3%,中国的未来看起来就大为不同了。中国仍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永远不会形成对美国有意义的领先优势,即使到了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繁荣程度和人均生产力,仍将远远低于美国和其它富裕国家,不足以赋予中共任何与美国总体竞争的重大优势。
中国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竞争的能力,也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如果没有经济繁荣的助力,中国(中共)更难吸引伙伴国家。中国也缺乏与西方主要经济体进行整体竞争所需的经济实力,例如,将资源用于科学和创新、军事支出或资助海外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的能力。
鉴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全球,理论上中国有可能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比如到2050年每年增长5%。然而如此的前景预期,完全不符合以往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发展轨迹,中国经济更可能面临着下行风险。
因此报告认为,与那些评估“中国崛起”会对全球政治产生更广泛影响的预期相比,对“中国崛起”的说法,应该被大幅下调。对西方而言,“中国崛起”不应该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基本假设。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对中国经济采取相对“乐观”的态度,即排除了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的政策失误(如共同富裕、打压私企)、金融脆弱性、国际环境变化(经济脱钩、内循环)等负面不确定因素,而只是客观分析了中国过去经济“成功”的经验要素,包括劳动力、房地产、公共投资、生产力增长等方面,利用跨国统计数据进行预测。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中,最直接的影响来自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过去严厉的人口政策和人口结构快速转型,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人口将迅速萎缩和老化。
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劳动人口一直在萎缩。最新的中国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2020年,每名妇女只生育1.3个孩子。这与联合国的预测大体一致,即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将减少约2.2亿人,而快速的老龄化,将使其人口结构迅速接近欧洲水平。到2050年,65岁以上的人将占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