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专家最关心的新冠疫苗问题都在这个论坛上提到了
Xinmin Evening News
一些国家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达到70%-80%,为何仍然存在“天然感染”?是否应该聚焦变异病毒研发疫苗?疫苗保护效力研究是如何开展的?上周末,2021上海传染病论坛暨申江健康论坛在沪举行,病原、疫苗、药物、临床、流行病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交流最新新冠肺炎相关研究,针对疫苗研发和效力的关注引发很高的关注。
论坛以“新冠肺炎的研究进展”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就新冠流行病学和防控、新冠临床特征和诊治,SARS-CoV-2的结构和受体结合、侵入和复制、特异性免疫应答、疫苗研发、疫苗保护效果7个议题进行研讨。在为期两天的论坛现场,来自国内外各科研院所、东盟医学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医学院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学者、一线防控骨干通过线上线分享了四十余场学术报告。
昨天一早7时许,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闻玉梅以致辞拉开疫苗专题论坛帷幕。这一专题齐聚来自美洲、亚洲、欧洲等全球多地大咖专家,疫苗接种率、人群接种策略、疫苗保护效力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相同议题。“疫苗研发成果令人鼓舞,但我们仍需注重疫苗的科普,特别是人们对疫苗安全性疑虑的解释”,埃默里大学全球健康教授沃尔特·奥伦斯坦(Walter Orenstein)说,“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各国合作开展不同疫苗的效力研究,同时关注对欠发达地区疫苗的可及情况。”
“我们不仅要多交流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共同探讨未来科研攻关的方向,为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继续做出贡献,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支撑保障”,闻玉梅举例说,疫苗研发是一项技术工作,但疫苗策略则需要疫苗学,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发展的重要科学领域;疫苗学机构需要研究病原体的科学家、抗病原体免疫学家、公共卫生和临床大数据分析专家、开发新技术生产新型生物产品的工程师等和流行病学家一起,将疫苗从实验室转化,并为疫苗长期保护效用制定策略。
是否应该专门聚焦变异病毒研发疫苗?“人类要赶上病毒变异的速度是困难的。”有专家提到,目前疫苗效力研究中包括了对德尔塔、贝塔效力的关注,研究证明现有疫苗对变异毒株仍然有效。在这样的背景下,或许从“阻断病毒传播”的角度给予更多关注更有意义,例如黏膜免疫的疫苗。此外,不同疫苗的序贯接种等也需要更多数据和研究,来为全人群应对新冠病毒提供最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