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 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
Beijing Daily
从使用仿生手进行火炬传递,到赛场上各式各样的运动假肢,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充满科技范儿的人工假肢让残疾运动员实现了梦想。经过近3000年的摸索和改造,人类制造出的假肢已经越来越接近真肢,帮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
天生缺陷、疾病、意外事故、战争……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残疾人。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就开始制作一些简单的器具,补偿他们失去的功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假肢是公元前950年至公元前710年间,古埃及底比斯地区一具女性木乃伊的大脚趾。它用木头和皮革制成,涂着彩色趾甲油,用麻线与脚缠在一起。假脚趾表面呈现出磨损和撕裂的迹象,显示出它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并不是纯粹为了弥补外观缺陷的装饰品。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过一个名叫赫吉西斯特拉图斯的希腊人。公元前848年,斯巴达人俘虏了赫吉西斯特拉图斯,用夹具夹住他的一只脚,把他投入监狱,准备处死他。赫吉西斯特拉图斯用刀截断了被夹具夹住的脚的前半部分,逃出监狱。后来他得到了一只木脚,凭借这只木脚继续参加战斗。
意大利中部卡普亚的一座公元前300年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条假腿。假腿为木制,外包两块青铜薄片,薄片用铁钉固定在木芯上,其顶部凹陷,可套在大腿的残肢上,再往下是膝盖到脚踝。这条假腿制作精良,体现了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根据文献,我国最早的假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很多人受到一种酷刑——“刖刑”的残害。这种刑罚是砍掉犯罪者的脚,于是相应的假肢也就出现了。《晏子春秋》记载,齐国的宰相晏子总想说服齐景公废除这种酷刑。有一天,齐景公问晏子,市场上什么东西最贵,什么东西最贱。晏子答,假脚最贵,鞋子最贱。齐景公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第二天,晏子带着齐景公微服私访。来到市场上,只见卖鞋的比比皆是,价格便宜,买的人却很少。找遍全市也不见有卖假脚的。晏子找个卖鞋的问,卖鞋的说,受刖刑的人很多,假脚很少,所以假脚一上市就抢购一空了。看到齐景公沉默不语,晏子趁机说:“没有脚的人这么多,再这样下去,谁种粮食,谁去打仗呀?”不久之后,刖刑就被齐景公废除了。据说遭受膑刑的军事家孙膑,也有一对木质下肢假肢。
考古挖掘中发现的我国已知最早假肢遗存,来自距今2000多年的新疆吐鲁番胜金店墓群。在2号墓,专家们发现一个由厚木板加工而成的形似船桨的小腿假肢,木板上部有两排小孔,孔内残留有皮绳,木板底部成楔形,套有一只18厘米长的牛角,牛角下套有一个动物蹄子,防止假肢陷入泥中。
假肢虽然出现得早,但前期的发展却很缓慢。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假肢技术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上肢假肢大部分只具有装饰功能,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下肢假肢也仅能支撑身体或辅助使用者缓慢行走,对伤残者的帮助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