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回来了!北京密云水库一景:一棵树上12个鸟巢](https://bj--bjd--com--cn--aa93fe8pd.3pco.ourwebpicvip.com/images/202203/14/622f24bae4b0ceda7b5d7872.jpeg)
候鸟回来了!北京密云水库一景:一棵树上12个鸟巢
Beijing Daily
春江水暖,候鸟北归,又到了鸟类迁徙的季节。这几天,密云水库越发热闹,苍鹭、鸬鹚、斑头秋沙鸭、大天鹅、小天鹅等10余种候鸟陆续回归,鸟岛上一派生机盎然。密云水库管理处也首次摸清鸟巢“家底儿”,2600余个鸟巢是对近些年水库环境持续改善的最好证明。
“快看!那两只鸟在 ‘说话’呢!”在密云水库内湖石骆驼分区一处鸟类观测点,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副所长王群不时调整观鸟镜的角度,语气里透着兴奋和激动。远处,两只苍鹭比肩而站,时而用黄绿色的长喙帮对方梳理羽毛,时而将头靠在一起,仿佛正在亲密交流。
“其实从2月中旬迁徙季到来以后,我们每天都在鸟岛和调节池进行观测。”王群告诉记者,目前,密云水库的候鸟正在陆续回归。最先来到的是苍鹭,已经观测到300余只,然后是鸬鹚100余只,还有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骨顶鸡、凤头潜鸭,前两天又来了大天鹅、小天鹅、白鹭、大鸨、白枕鹤等。其中,斑头秋沙鸭不常见,去年被新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鸨、白枕鹤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别看候鸟数量已经多达好几百只,这仍然只是北归候鸟的先头部队。王群介绍,鸟类迁徙的高峰时段集中在3月中下旬到4月底,因此,目前密云水库回归鸟类在数量上较去年还没有明显变化,“但通过去年一年的生态补水,鸭科肯定要增多的。”水库水位变化使得库滨带消落区形成了许多浅滩,为鸟类创造了更多栖息地。另外水生态所在去年开辟了一处试验地,清理了密集的灌木带,打造出适合鸟类栖息的生境,并进行了投食,保证食源充足。“照这个情况分析,今年归来的候鸟应该是有增不减的。”王群说。
远观鸟岛,比往返捕食、追打嬉闹的候鸟更壮观的,是树冠上密密麻麻的鸟巢。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密云水库水生态所首次摸清了鸟岛上的鸟巢数量,共有2600多个,最多的一棵树上鸟巢数量甚至高达12个。“这个是多年来累计的鸟巢数量,但因为天气原因有一些可能被破坏了,另外有些鸟类有体外寄生虫的,如果巢里沾染上的比较多,旧巢也有可能就废弃了。”王群表示,对已经废弃的巢,有修复价值的工作人员会想办法修复,没有修复价值的会直接拆除,为将来新筑的鸟巢提供空间。
“像一棵树上12个鸟巢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这棵树所在的位置比较适宜鸟类居住,光照、通风条件都比较好,但其实单一地块的种群密度如果太大,也不适合鸟类生存。”王群说,数量多只是一方面,物种分布地的扩大、分布的均匀性、种类的丰富性更能体现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统计鸟巢数量的初衷是希望将鸟类观测这一工作做得更加系统,通过数据的积累指导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从根源上修复鸟类栖息地,而不仅仅停留在发现了多少个,有什么物种等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