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欧洲反思与中国的关系
Voice of America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还在继续,中国加紧了与欧盟的联系。分析人士说,中国希望避免因俄罗斯入侵而陷入类似冷战的东西方对峙,也希望借欧洲来平衡与美国日渐恶化的关系。但是,他们指出,密切的中俄关系以及乌克兰危机将给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带来更大的挑战。战争已经令欧洲反思与威权政府打交道的方式。
乌克兰战争令欧洲人反思与威权政权打交道的方式
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中国人大举行的记者会上曾被问到日益密切的中俄关系以及乌克兰危机是否会影响中国同欧洲的关系。他说:“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他还强调,中欧合作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任何势力都不能也无法逆转”。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径,同时还不断重申中俄友谊“牢不可破”。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表现不会让欧洲人留下好的印象。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的资深分析师罗德里克·克弗普茨(Roderick Kefferpütz)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一方面对俄罗斯友好,一方面又尝试中立,在布鲁塞尔不会有积极的看法。”
同时供职于纽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中欧关系专家诺亚·巴尔金(Noah Barkin)在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的“在欧洲观察中国”(Watch China in Europe)专栏中写道:“中国尴尬的言辞--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但同时拒绝批评俄罗斯,并暗示入侵是由美国和北约挑起的--不会很快在欧洲被遗忘。”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另一位中欧关系专家葛瑞(Grzegorz Stec)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普京威权统治下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经促使欧洲作出了巨大的改变。虽然俄罗斯的侵略行径还不能立刻导致欧洲对同样威权的中国作出政策的改变,但是欧洲人对于如何与威权和独裁政权打交道,看法已经不同。
他说:“对俄罗斯威权政权思维的转变,可能会强化那些认为中欧是‘制度性对手’的声音。而这可能会在中长期影响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当然,北京在未来几周的表现也将左右这场战争对欧中关系的最终影响。”
2019年3月12日,欧盟委员会在欧盟的政策性文件,《欧盟-中国:战略展望》中首次称中国是“推广另一套治理模式的制度性竞争对手”,虽然也是谈判伙伴和经济竞争者。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克弗普茨以德国的态度为例告诉美国之音,德国新政府上台后,德国已经对中国不再那么天真。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中德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柏林现在经历了德国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以及其军队的准备不足带来的痛苦,因此,柏林可能会问自己,现在是不是时候先发制人地减少对北京的依赖,并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投射上进行更多投资。”
3月1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在今年5月前提出具体方案,确保欧盟在2027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