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調整課程強化師資 完善國民教育
Ta Kung Pao
陳勇建議特區政府完善現行培訓安排,要求教師於入職前及持續專業發展課程,完成教育局認可的國情教育培訓課程,並達指定時數,令他們的國情知識與時並進。(大公文匯網資料圖片)
文 / 陳勇
每一個國家都理所當然的國民教育,在香港卻一直遭污名化。2012年,特區政府本打算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定為中小學必修科,卻遭反對而擱置,妨礙了青年人建立正確的國家觀念。早前,李家超特首強調「政府將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完善國民教育體制,糾正青年錯誤的價值觀」,筆者喜聞樂見,盼工作加速推展,及早取得成果。
現時,初中中國歷史科共150節課,當中只有不足兩成課時用於教授近代史,而且英國管治時期刻意以「去中國化」的方式編寫教材,遺害至今,尚未完全糾正,令學生難以全面準確認識中國近代史,尤其國家發展的歷史,阻礙他們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筆者建議政府增加中國近代史的教學比重,重點講述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帶來的苦難、新中國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取得的成就(如經濟發展、航天科技、脫貧攻堅方面的成就)、國家最新國策(如「一帶一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碩果,讓青少年更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如何擺脫百年屈辱,實現民族復興,以及「一國兩制」如何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從而促進國民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