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區區有預備」 共建防災社區
Ta Kung Pao
21日晚,中電電纜橋起火燒塌,導致天水圍、元朗、屯門一帶大規模停電,交通燈一度失靈,電訊網絡中斷。據報,屯門醫院亦受到波及,有市民要摸黑回家,亦有市民無法返家,新界區共接獲約90宗市民被困升降機報告,炎炎夏夜,16萬戶受影響,當中包括行動不便的長者、長期病患、以及需要照顧的嬰兒,尤幸事件中無人受傷。
緊急事故不可預見,部分人士在緊急關頭未必能快速反應以保全性命 。有學者對人類社會生存環境的複雜及天災頻的繁無常,提出「防災社區」的概念,強調除了緊急事故管理所着重的緩和、準備、回應及復原階段外,要減低災難帶來的影響,需從社區的建設及設計入着手。月前,我與我的研究團隊提出建議,由民政事務局制訂以地區為本的「區區有預備」應急方案,應對疫情;並動員各方社會資本,建立社區疫情預警和通報溝通的二級制度,定期進行社區壓力測試,形成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疫情防控模式。我認為「區區有預備」應急方案適用於緊急事故上。候任行政長官亦曾表示會認真思考如何有繫統地聯繫和組織地區力量,推展地區工作。期望他上任後,儘快展開工作。
建立防災社區的基石是透過個人、民間組織及社區,以團結、互信為基礎的集體行動,以有效應對風險災害並迅速復原。長期以來,特區政府鼓勵市民彼此關懷互助,並推動社區參與以及跨界別相聯繫,目的在於發展和擴大社會資本,在家庭及社區層面應對危機和提高韌性。而發展社會資本不但可提升社會處理危機的能力,同時培育出互助互信文化,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達至社會共融。
在面對公共健康危機時,社區資本可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以今次中電電纜橋起火,導致元朗、天水圍及屯門等地區出現大規模停電罕有事故為例,一直以來,中電供電穩定,安全紀錄良好,卻突然危機爆發。有居民說無電、無網絡、無水熬了一夜,感到無助;有在家中難耐,選擇到臨時庇護中心的社區會堂過夜;有居民無法與家人聯絡,通知受影響情況;有醫院受停電影響,部分緊急病人需要轉送其他醫院。不少行動不便及長者需要他人照顧,生活大受影響;也有因網絡受影響未能接收資訊,質疑為何不啓用緊急警示繫統。 幸而,在這個艱難時刻,有不少援手,例如紅十字會設置臨時急救站及物資派發點,通宵向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即時急救服務、小食及個人衞生用品。亦有電訊商準備流動充電器,分別免費借予客戶或讓受供電影響的市民享用手機充電服務。
災難和意外隨時有機會發生,這些機構正正發揮社會資本的功能,以不同途徑及方式協助市民。惟在欠缺統籌及資訊交流不足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各有各做」。因此民政局宜在全港18區統籌和指導各社區持份者,例如相關政府部門、地區組織、社福機構、慈善團體、編制應急方案,為各持份者列明各自的定位及工作規劃,並實踐社會資本應有的四重功能,即社區動員、物資調配、地區溝通及組織協調。
紅十字會亦在社交網站發文,建議家中預先為自己及家人準備逃生包和制訂應急計劃。備受疫情困擾,我們確實需要居安思危,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教研中心)於2014年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成立,旨在提升社會各界的災難防護及應變能力,共建安全社區。教研中心通過與學術界及社區夥伴合作,致力提供完善的平台,促進相關培訓、研究、政策討論及知識交流,凝聚社會的防災氛圍。除了提升市民的災難防護意識,教研中心鼓勵社會不同界別人士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共同提升香港的抗災能力;亦為專業醫護和救援人員提供培訓,促進各方的知識共享,提升他們在災難管理的領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