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维新派“公车上书”的起源地之一,嵩云草堂还有哪些遗存?
Beijing Daily
明清两代,京城的会馆为数不少,且大部分位于宣南地区。在众多的会馆中,河南籍的会馆约有21座,其中嵩云草堂的名气最大。嵩云草堂是河南会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中,嵩云草堂与杨椒山祠同为维新派“公车上书”的起源地。 历经岁月的变迁,嵩云草堂早已成为学校和民居杂院。笔者幼时曾就读的上斜街二小,校址就包含了嵩云草堂的一部分。如今数十年过去,嵩云草堂还有哪些遗存呢?
草堂为河南籍官员所建
嵩云草堂现址是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55号。达智桥胡同全长不足200米,东至宣外大街,西至金井胡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胡同。
明万历年间,宣武门外后河沿和上斜街之间是片荒地,大学士高拱(河南新郑人)在此购得荒地两亩,准备建成中州乡祠。高拱先建了三间平房,作为在京河南人集会之用。至清康熙十年(1671年)前后,工部尚书汤斌(河南睢州人)监工,才建完乡祠全部建筑。随后,汤斌又与在京河南籍官员张伯行、耿介等人一起呈请官府,购买了中州乡祠对面的招提寺旧址,并建起厅堂,起名为“洛社”。因洛社前院内种植有十几株海棠树,该院也称为“海棠院”,河南籍名流们在这里结海棠诗社。接着又在洛社的南侧不断扩建和改造,兴建了听涛山馆、池北精舍,两处厅堂之间植有适合北京生长的丁香树,此院以树而名“丁香院”。再往南建有月牙池,池的南边是假山、嵩云亭和听雨楼。
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会馆内增建“精忠祠”和“报国堂”,东、西两侧有重檐画廊。祠堂内设岳飞像,专供旅京豫人祭奠,从而将中州乡祠、洛社、池北精舍、月牙池、听涛山馆、精忠祠、报国堂等厅堂及几处院落相连接起来,一直到达智桥胡同,成为规模较大的河南会馆,总称:嵩云草堂,正门在达智桥胡同。至清末,这里成为河南在京的最大会馆。《中国文物地图册(北京分册)》载:“河南嵩云草堂建于咸丰末年,会馆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约有房150余间。一进院有穿堂门、走廊。二进院有一座小楼、垂花门和假山,另有东、西、北三跨院。”
嵩云草堂地处的达智桥胡同是北京南城的最北端,距离内城只有城墙之隔,因这里比较繁华,加之同乡人来居住可免费,河南各州县的学子来京应试时都在此地居住,草堂便成为在京河南显宦巨贾集会宴请之所。
杨椒山祠(松筠庵)与嵩云草堂隔街相望。松筠庵是明嘉靖年间冒着生命危险弹劾严嵩的杨继盛住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松筠庵改称杨椒山祠。晚清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经常在嵩云草堂相聚议事。1895年筹备“公车上书”时,嵩云草堂与杨椒山祠一起被用于各省举子集会、签名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