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单间,吃套餐,穿冬衣!娇贵南方花木北京过冬记
Beijing Daily
北京寒冬萧瑟,乡土植物早已习以为常,但那些来自南方的植物怕是不好过冬,如果防寒措施不到位,极易冻伤或殒命。又一次降温在即,市属公园的技术员们忙碌起来,为了帮四季竹、山樱、单瓣月季花、“中国鸽子树”等“怕冷”的南方植物安全过冬,用上了不少“高招”。
保护对象档案:紫竹院公园现有40多个竹子品种,都由南方移植而来,其中绝大多数已经适应北京的气候,只有四季竹、斑竹、花秆早竹、人面竹等少数品种比较“怕冷”。
即将进入数九寒天,北京街头不少植物早已只剩枝干,紫竹院公园里的竹子却依然郁郁葱葱。竹林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步入其中仿佛置身江南园林。
“竹子不怕冷么?”看着满眼翠绿的竹林,遛弯儿的市民心有疑惑。在公园一角,一块竹林的外围已经搭起了3米高的脚手架,并用双层防寒布遮挡。工人将一袋袋黑色的有机土搬运到竹林脚下。很快,工人们将有机土覆盖在竹林的地面上。这些围挡里的竹子叫四季竹,是一种对低温比较敏感的南方竹种。“前阵子我们已经给竹子浇足了冻水,这些防寒布可以挡风,有机土能给竹子提供营养。整个冬天,竹子有吃有喝就不怕风不怕冻。”
紫竹院公园以竹闻名,园内现有40多个竹子品种,虽然竹子都由南方移植而来,但经过园内职工多年精心栽培,绝大多数已经适应了北京的气候,只有四季竹、斑竹、花秆早竹、人面竹等少数品种比较“怕冷”。
紫竹院公园高级工程师冯小虎解释,竹子的生长类型有丛生型、混生型和散生型三种。一般来说,散生型的竹子最不怕冷,只要措施得当,在北方过冬毫无压力;丛生型的竹子对低温最敏感,在北方并不多见,公园里怕冷的竹子主要是混生型和部分散生型竹种。
虽然北京11月之后才开始进入冬天,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冯小虎和同事们就已经开始为竹子过冬作准备了。春季刚过,技术员就对老竹、细弱竹、病竹及过密竹进行修剪;夏末秋初,工作人员又及时对竹子进行控水和施肥,“少浇水、多施有机肥会让竹子更结实,相当于增加了‘骨密度’,有助于提高竹子自身抗寒性,让它们到了冬天更抗冻。”进入11月份之后,技术人员又为竹子准备了“风障+地面覆盖+冻水”的综合“套餐”,全面提高竹子生长小环境的气温、地温,最大程度保护竹子越冬。
今年5月份前后,其他植物都是生机勃勃的,紫竹院公园一小部分竹叶却出现枯黄。当时技术人员分析,由于年初出现了几十年来罕见的极寒天气,本来就怕冷的部分竹子受冻后竹叶迅速失去水分,叶绿素被破坏,开春后,在温度高、多风、干燥的情况下,竹叶就出现了干枯黄化的情况。虽然竹子中没有受到低温伤害的叶芽继续萌发了新的叶片,很快摆脱了干黄的现象,但技术人员依然持续关注着这部分竹林的长势。通过调控生长过密的竹林结构、修剪等方式,让竹林更加强壮,再搭配入冬后的各种措施,努力让这些“怕冷”的竹子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