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草莽到国际范,北京画廊30春秋领风骚
Beijing Daily
画廊是艺术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一环,不仅是艺术品交易场所,也承担着发现、培育、推广年轻艺术家市场的功能,更以丰富的艺术活动推动着大众美育。北京一直是中国画廊业的风向标,拥有内地数量最多、品质最精、交易最活跃的当代艺术画廊。它们不但参与构建起北京繁荣的艺术市场,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引领和推动着当代艺术创作、创新和收藏。从几十平方米的四合院,到近千平方米的国际化画廊……三十年的风雨洗礼中,一批先行者亲历并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多位画廊资深从业者,他们的故事也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下,无数奋斗者的缩影。
起于“草莽”之间
酒店大堂四合院里诞生雏形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仅有少数人以经纪人的身份帮助外国人买中国艺术品。学英语专业的李剑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外企工作,认识一些外国朋友,所以不少艺术家们拜托他帮忙卖画。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鲜有展示的机会,他们期盼着作品能让更多人看到,并获得市场的认可。
因为李剑光帮忙卖掉了不少作品,艺术家们鼓动他办展览,于是他尝试在外国人聚集的国贸中心一期做展览。“做了两三回展览后,我想如果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大家来找我看画就更方便了。” 1991年,他在国贸旁边的京伦饭店一层商务部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成立“世纪艺苑”,这也是国内最早经营和推广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专业画廊之一。
在京伦饭店经营画廊一年后,李剑光感到不满足,开始寻找更加理想的空间。“毕竟是在酒店里面,空间有限,不具备很好的办展条件。”很快他在日坛公园内找到了心目中最佳的画廊栖息地,古朴的具服殿与其中的艺术作品相得益彰,“世纪艺苑”成为国内重要的当代艺术聚集地。
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法国留学的小伙儿程昕东偶然进入法兰西画廊工作,开始进入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圈,了解国际画廊的模式。“法国当代艺术市场拥有成熟的产业,相比之下中国只有零星的探索。”他并没有马上建立自己的画廊,而是策划了大量国际展览活动。
经过在国际画廊约十年的积累与沉淀,程昕东在东城区东堂子胡同35号的四合院里成立了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就在当时程昕东的家里,只有60多平方米。“那时北京的画廊都处在草创阶段,没有专业的艺术空间,办展览的地点往往是在酒店大堂、音乐厅大堂甚至地下室等。”在一个个“草莽之地”,画廊的雏形在逐渐孕育。
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