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晚舟案到美俄换囚,人质外交真的有效吗?](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2/12/11/world/11int-hostages-2/11int-hostages-articleLarge.jpg)
从孟晚舟案到美俄换囚,人质外交真的有效吗?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在孟晚舟被捕后逮捕并指控两名加拿大人的做法被外界普遍视为人质外交行为。对于劫持方来说,潜在好处通常很少且固定,坏处则是无法预测,代价也可能很大。
布兰妮·格林纳被俄罗斯当局拘留近一年后获释,这再次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人质外交时,最不坏的选择是什么?
人质外交的做法近年来变得愈发普遍,涉及监禁外国人,通常是以虚假或夸大的罪名,目的是从这个人的政府那里获得让步。
对于受害国政府而言,让步可能会鼓励敌对国家劫持更多人质。但坚持下去会延长人质的痛苦,并让海外公民觉得不能指望他们的政府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
这两种选择都会招致国内的强烈反对,要么是鹰派对政府对外国对手行为的默许怒不可竭,要么是公民看到自己人——例如人们喜爱的篮球明星格里纳——被遗弃在遥远的牢房里受苦而愤怒。
但格里纳的获释——莫斯科以此换回了军火商维克托·布特——可能会在追求这种做法的俄罗斯、中国、伊朗和朝鲜当局中引发类似的疑问。
这个疑问就是:人质外交有效吗?还是说,劫持人质的国家的外交关系、全球地位和旅游收入受到的损害最终会超过逼对方做出一点点让步所获的的利益?
布兰妮·格林纳周五抵达圣安东尼奥。她从俄罗斯拘留所获释是通过涉及军火商维克多·布特的囚犯交换实现的。 Eric Gay/Associated Press
在格林纳的案件中,现在下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很难从俄罗斯受到的外交和经济损害中分清哪些来自格林纳事件,哪些是由于入侵乌克兰和与西方对峙。
莫斯科最初的要求不为人知,因此不清楚换回布特是代表胜利还是失望。尽管备受瞩目,布特自2008年被捕以来一直处于休业状态,并已计划于2029年获释。
从最近的人质外交历史来看,只能说其有效性是不确定的。这并不意味着敌对政府就不会去尝试了,尤其是在绝望的时刻。但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它相对于海外的数百万西方人而言很罕见。
人质外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