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到中东到台湾到TikTok,布林肯访华议题众多,但两国分歧也明显
Voice of America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星期三从上海开始,展开对中国紧锣密鼓的访问行程。美方希望借由这次访问,要求北京停止对俄罗斯军事产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否则可能考虑制裁中国银行业。预计布林肯还将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向伊朗施压。但分析认为,尽管美中关系已比去年变得更为缓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帮助美国的意愿和能力都十分有限。
布林肯访华,两国分歧会进一步凸显
布林肯4月24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布林肯美东时间23日晚在其X平台的官方账号上说,他将在上海和北京展开密集的面对面外交。“为了在那些对美国人民和世界最具重要性的问题上取得进展,我们持续、直接的接触对于至关重要。”
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上午(中国时间4月23日晚间),他在X平台上发布了一则录制于上海外滩的视频讲话,再次强调他此行的目的是致力于解决包括芬太尼在内的“对美国人民息息相关的问题。”并再次强调直接接触的重要性:“面对面交流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避免交流和判断失误,促进美国人民的利益。”
美国国务院说,布林肯将与中国高级官员,讨论一系列双边、区域和全球问题,包括中东危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台湾海峡局势和南中国海问题。预计,布林肯此行将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并可能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专家普遍认为,两国关系中的一系列分歧会借布林肯此行浮现出来,不过,美国官员的一系列“融冰之旅”在战略上起到了缓和关系的作用。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之音说:“中国会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关切。一次访问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但开放的沟通渠道本身就具有价值。”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美中研究与宣导高级顾问阿里·韦恩(Ali Wyne)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之音说:“两国关系在军事、技术和外交上的竞争继续增强,但由于两国在高层外交方面的持续投入,这种竞争的提升比一年前更具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这是布林肯在他任内对中国进行的第二次访问,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日通话后,美中两国高层官员的又一次直接接触。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本月初访问中国,聚焦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另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中国新上任的国防部长董军4月16日进行了首次通话。
北京对俄罗斯的军工支持和美国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的制裁
布林肯在抵达上海之前,多家国际媒体报道了美国政府对中国银行业可能采取的金融制裁措施。拟议中的制裁的目的是为了反制北京对俄罗斯军工生产的支持。预计,布林肯会以更加明确地态度告诉中国人美国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