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京津城际开通15周年 15年来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 两地半小时通勤圈阵容扩大 高铁一线牵“双城”变“同城”](https://bjrbdzb--bjd--com--cn--01057tkca49c1.wsipv6.com/bjwb/mobile/2023/20230801/20230801_012/20230801_012_3688.jpg)
今天是京津城际开通15周年 15年来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 两地半小时通勤圈阵容扩大 高铁一线牵“双城”变“同城”
Beijing Daily
每天清晨,北京南站站台上,天津方向开来的复兴号相继抵达,最快3分钟就有一趟。跨省通勤族们快步下车,“无缝”换乘地铁,奔赴京城四面八方。 2008年8月1日,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北京南站同步启用。自此,京津两地融入半小时通勤圈。
15年来,京津城际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相当于将北京、天津全部常住人口约3547万,运送了四五个来回。从开通时的47对列车,到不断扩容至最高128对,增加约2.5倍,高峰日增加运力2.76万人次,“一票难求”成为历史。
现在,每天七八万人乘坐这条“公交化”的城际线,往返两地奋斗打拼、商务往来、休闲度假。一条城际线,半小时通勤圈。双城生活,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最生动的注脚。
京津城际·运力扩容
“公交化”运营 从一票难求到说走就走
高峰期趟趟满员的京津城际,曾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一张小小的票卡,见证着高铁服务标准的飞跃。
“一般新线路开通,客流培养需要三年。谁都没想到,京津城际开了就爆满。开通首日,北京南站就发送2万多人。”北京南站售票车间主任康顺兴说,当时北京南站率先使用蓝色磁介质票,旅客直接刷闸进站,提高了进站速度。此后,随着闸机更新换代,电子客票推行,30日定期票、20次计次票先后上线,旅客购票乘车速度更快、选择更多。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