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曾在此亲耕陇亩,揭秘清代皇家“田字房”
Beijing Daily
经过连续三年考古发掘,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要成果。其主体建筑“田字房”的建筑基址全部揭露,考古人员还发掘出新的皇家稻田遗迹。两百多年前,清代皇帝不但以“田”为房,还在稻田里亲自劳作。这座“田”字形游憩寝宫到底长什么样?皇家稻田里种的庄稼有何特别?跟随考古人员的脚步,“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揭开面纱。
圆明园西北部,山水轮廓间,青松苍翠,一片搭起铁丝网和遮雨棚的区域,便是澹泊宁静遗址的考古现场。遗址范围内,四面约半米高的建筑基址露出地面,围绕着一片由大大小小的石板铺成的正方形空地,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空间。
“可以想象一下,我们面前原来是座‘田’字形大殿。”站在遗址边,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细细描述,澹泊宁静的主建筑式样别出心裁,由33间房组成,四面各7间,中央十字形,廊深1.28米,整体建筑轮廓正是一个“田”字。
如今,“田字房”地面以上部分虽已不存,但建筑基址保存尚好。从2020年开始,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三年考古发掘,目前,“田字房”的建筑基址已全部揭露。
历史上,澹泊宁静是圆明园内一处重要的游憩寝宫,也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景点之一,建筑清新淡雅,周围平地多植稻麦、桑、榆、果树等,小溪环绕,殿北正对稻田,飘着阵阵稻香,一派朴实的乡野风光,风格迥异于其他景区。
“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田字房’虽然是单层建筑,但它的工程做法十分精致。”张中华指着建筑台基外围残存的几块石条介绍,这些其实是建筑的台阶,被称为“如意踏跺”,看似随意的造型其实在设计建筑时是有意为之,“与其他建筑规规整整的台阶不同,这些石条没有经过专门的加工,而是保留了采集时的原样。”
巧妙的设计细节还有很多。“由于特别的房间排列方式,田字房形成了4个天井,分别对应‘田’字的4个‘口’。”张中华解释,这处天井是考古人员根据样式雷图档的记载发掘出来的,“33间房每间都是边长4.48米的正方形,而天井是3.8米见方。”另外,考古人员还根据文献记载,大致摸清了33间房的功能,有的房间里设有床榻,有的是用来读书写作的书房,还有房间用来放置画作,或陈设工艺品。
“田字房”西侧,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了一条3米宽的道路。现在看,路面上就是光秃秃的黄土,其实在两百多年前,古人走在这条小路上,感受到的是另一番意境。“我们在路面上发现了卵石散水,证明这条路的表面其实铺满了卵石,外侧用青砖作为牙子石。”张中华说,仔细看,这些卵石也不是随便铺上去的,还拼成了花卉的形状,“像我们发现的这一小块散水结构,还能依稀看出菊花的图案。”
在残存的遗迹中,不难发现,地面上有些地方微微泛红,铺地用的方砖和石板也有明显皲裂。“这些都是过火痕迹,我们最开始发掘出来的时候,地面的红色更深、更明显,还碎裂起皮了。”张中华解释,“田字房”台基表面、天井、道路多处都经火烧过,有些方砖表面还能明显看到起了些不规则的“小泡”,这是出现了严重的硫化现象。“可见当年这里经历的火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火势猛烈,把柱子烧塌了,整个屋顶落在地面上,闷着灼烧了很长时间,不仅建筑内的石砖、石板,就连外围大块的石阶,都被烧得崩裂。”这也为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进一步提供了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