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馆长”](https://bjrbdzb--bjd--com--cn--01057tkca49c1.wsipv6.com/bjrb/mobile/2023/20230512/20230512_008/20230512_008_47279.jpg)
书痴“馆长”
Beijing Daily
谢绥东 奥运村街道上元社区居民
近日,86岁老人谢绥东在社区开图书室的新闻引起关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位热心老人,本身就是一位嗜书如命的书痴。
走进奥运村街道上元社区的“友邻图书室”,30平方米,藏书却近三千册,其中近一千册是谢绥东贡献出来的宝贝。为什么要在社区建图书室,谢绥东讲起了自己读书的故事。
谢绥东祖籍湖南,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了甘肃兰州,念书念到了初中二年级,就实在念不下去了。“我那会儿十足一个淘气小子,不爱学习,经常打架惹事,父亲就不让我念了,把我送来了北京,想着读不了书就让我打工。”1953年8月,谢绥东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那年,他还不到15岁。
谢绥东考上了北京第十九中学,又从初中一年级开始上。从这一年开始,他渐渐爱上了读书。初高中六年,父亲每个月给的生活费,谢绥东除了买一些必要的穿的和用的,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了。每到寒暑假,他也留在北京看书,经常一天天哪儿都不去。有书的陪伴,他一点也不觉得寂寞。《复活》《安娜卡列宁娜》《巴黎圣母院》《简爱》……都是他利用寒暑假时间读完的。
读书改变命运。1959年谢绥东考入首都师范大学,1963年毕业后到延庆县赵庄中学支教11年。支教结束后他先后在首师大等院校任授课老师、副教授、党支部书记,期间多次获得市区级荣誉。1997年退休后退而不休,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奉献余热。
“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能与书为伴,充实自己。”谢绥东说。为此,他甚至把最珍爱的书也拿了出来。
书架上有一本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这是谢老的最爱之一。这部小说人物新、故事新、思想新,小说中还带着作者的评论。“这点很特别,作者写一小段故事,就要出面评论一下,这很少见。”正是这份“新”,让谢老印象颇深。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