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美工商界代表:稳住外资同时铺垫“三中全会”经济改革](https://ichef.bbci.co.uk/news/1024/branded_zhongwen/17F91/production/_133039189_68687690.jpg)
习近平会见美工商界代表:稳住外资同时铺垫“三中全会”经济改革
BBC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提到“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这让外界对迟迟未见踪影的中共“三中全会”,更为瞩目。
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在中国经济放缓,外资流入放缓的背景下,此举被认为是在稳住外资对中国的预期。
参与会见的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等。
其中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的黑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资管集团之一。苏世民与中国渊源颇深,他捐资1亿美元在中国设立苏世民学者项目奖金,培养“未来领袖”,其后他又捐资在清华大学设立苏世民书院。经常出现在中国领导的会见活动中。
艾利森(Graham Tillett Allison, Jr.)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青年官员都会送到该学院培训,一度被称为“中国高官训练营”。
艾利森在克林顿执政期间还曾担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他还是“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提出者,近年来这一概念被用于形容“中美对峙”为未来。据中国官媒报道,此次会见中,他向习近平称,“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
中国:稳住外资
习近平对美国工商界代表的“喊话”——
“(中国)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这些试图稳住外资的表态背后,是疫情三年外商在中国的“苦日子”。无论是外企利润,还是对华直接投资,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萎缩。
而且在中美对峙的国际环境中,美国企业在华也被另眼相待——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发布的《2023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49%的会员企业认为,相较前一年,他们在中国更“不受欢迎”,该比例在消费行业更高达56%。
一时间,外资看空中国,“中国经济见顶”的看法甚嚣尘上。
跳过 YouTube 帖子, 1允许Google YouTube内容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会使用曲奇或小甜饼等科技,我们在加载任何内容前会寻求您的认可。 您可能在给与许可前愿意阅读Google YouTube小甜饼政策和隐私政策。 希望阅读上述内容,请点击“接受并继续”。Accept and continue告知:第三方内容可能包含广告结尾 YouTube 帖子, 1无内容继续浏览 YouTubeBBC对外部网站内容不负责任。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向BBC中文表示,“外资大幅流出中国的说法,不是很确切,从数据来看,更准确的说法是,流入中国的外资大幅降低。”
汪涛所说的数据来自中国外汇管理局,2023年中国外来直接投资(即直接投资负债方,又称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30亿美元。虽然外资还是净流入,但额度大幅下降,继2022年同比下降47.6%后再降81.7%,净流入规模降至1994年以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