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什么时候会放弃“清零”?
The New York Times
企业、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试图预测中国何时会调整乃至放弃清零政策,但这取决于习近平一个人。外界对其想法缺乏了解,随着中国疫情不断变化,政策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中国经济有个最让人捉摸不定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会放弃“新冠清零”政策?
企业和制造商们都在为利润担心,同时,不确定性也在向金融市场扩散。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世界其他地方的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把中国政府的举动作为他们国家经济增长考量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一个人,即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上个月中旬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打破常规获得了最高领导人第三个任期后,他的话变得更加神圣不容质疑。他在二十大上把自己的亲信安排进最高领导层,并制定议程,动摇了全球关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何去何从的假设。
由于对习近平的想法缺乏了解,全世界都在左猜右想,哪怕是最小的信号,是否也能表明政府正在微调“新冠清零”政策,以减少对经济的伤害。二十大闭幕后,出于对习近平强权政治的担忧,中国金融市场出现暴跌。此后不久,有关放松新冠限制措施的猜测曾推动股价飙升。
金融市场似乎每天都有迥然不同的新数据需要消化。低级别卫生官员呼吁降低现行措施的夸张执行力度,高级别官员则重申把清零坚持到底。
当局正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全国范围内,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六个月来的新高,每天通报的新增感染已超过8100例。按照清零策略的要求,官员们正在诉诸于更长时间的封控和耗资巨大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试图阻止病毒传播。
除非习近平停止宣扬“新冠清零”,或明确表示国家正在改变方向,否则一切都将无法确定。
在一个被乌克兰战争、飙升的通货膨胀以及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衰退威胁困扰的世界,中国本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第一年,当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感染病例激增和大规模死亡时,中国依靠及时封控和集中隔离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病毒传播,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中国的经济也恢复得更快。
随着新变异株被证明比较温和,新冠疫苗的接种范围越来越广,世界其他地方已不再实行严格的疾控政策。中国却一直坚持使用同样的高压手法,它担心如果改变政策,可能会带来大量死亡,并且不愿进口效力更强的外国疫苗。
随着每轮新疫情的暴发,以及更具感染性的新变异株的出现,让习近平会不会取消、何时取消他的大流行疾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
“中国有一只踩在经济活动喉咙上的靴子,这只靴子合乎情理的时间早已过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白明(Jude Blanchette)说。“问题是,最权威的声音继续重申不会改变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