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涨价而“创新”?雪糕你姿势不太对
Beijing Daily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不然会变得不幸。” 近来,这个话题在网上流传甚广,不明情况者还以为是小品牌雪糕质量不过关、食品安全无保障,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网友受到雪糕价格的“致命一击”——
有网友发了一段视频:他在一家街边店买了两根雪糕,结账时发现要37.5元,他找借口去换了两根雪糕,再次结账时却要45元。对此,该网友总结出雪糕购买新法则:“不认识的不要拿!不然会变不幸。”
如此经历,瞬间引发大范围共鸣。有媒体走访市场发现,动辄十几元一根的雪糕越来越多地占据路边小店的冷柜。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很难买到3元以下的平价雪糕。“当代雪糕的价格有多离谱”一度冲上热搜。
雪糕之贵,龚先生也是感同身受。经常吃的大众品牌都不同程度涨了价;一些网红品牌干脆明晃晃地打出高价雪糕的招牌;有的还搞起跨界合作,推出“白酒冰激凌”等冷饮界新贵;周末到公园和景点游览时,造型独特、包装精美的文创雪糕,更让人分分钟忘掉其几十元的价格——
因为,不吃个小黄人雪糕不算去过环球影城;在玉渊潭赏樱看到别人举着樱花雪糕拍照,不少人很难不心动……而打卡拍照后,那些朋友圈里与美景同框的照片里,可以没有自己,却不能没有雪糕。
雪糕确实越来越贵了。不少网友调侃:这简直是雪糕卖成了切糕。
除了原料成本上涨因素之外,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有的雪糕已然被附着了更多食品之外的属性,譬如品牌效应、IP光环、社交功能等。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一些消费者为高溢价买单,也是制造商为雪糕标出高价的底气所在。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