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对“对称脸”滤镜如此着迷?
The New York Times
对称脸滤镜近年来风靡社交媒体,推动这股热潮的是我们对美以及如何看待美的古老迷恋,以及用他人眼光看自己的强烈愿望。对称的魅力何在?用这种方式剖析美真的公平吗?
镜子会说谎。它们会把东西倒转过来。你每天早上在浴室、在化妆盒的镜子中看到的那张脸,是“相反的你”——别人眼中看到的你的反面。这一点,在理论上,我们都是知道的。
但过去两年来,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社交网络上尝试对称脸滤镜,这让他们着迷不已,有时还深感不安。有些滤镜会将镜像反转,显示出自己的面孔在他人眼中的样子,这让许多用户感到不安,因为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所有缺陷,而这些缺陷是普通镜面反射让我们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的:不均匀的发际线、歪斜的嘴巴、并不完全平行的眼睛。
镜像反转会迅速凸显这些特征。因此,直面自己的“反转”面孔可能带来一种陌生感(这与在录音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不无相似之处)。
其他滤镜给人惊吓的方式则不同,比如制造对称性、调整面部特征并抹平瑕疵、或是通过某种实时图像处理技术或整容模拟器呈现出完美但极其陌生的影像。
这种滤镜非常受欢迎。每隔几个月似乎都会有对称脸的新趋势在TikTok流行起来,配上来自音乐(比如奥莉维亚·罗德里格的《Deja Vu》)或电影的音频。挨个浏览尝试这些滤镜的用户主页,你会发现他们反应各不相同:有人会对看起来像一间扭曲欢乐屋的反射大笑;另一些人似乎真的被手机屏幕上那张陌生面孔吓到,失望透顶。
在TikTok自带的“创意特效”中,一个常用的对称特效就是“倒转”。根据TikTok的公开浏览统计,有接近1000万条视频都使用了“倒转”特效。在关于“#倒转”的标签页上,一段描述这样反问用户:“你#倒转了吗?用我们的创意特效来看看效果吧。”
算法可能也在鼓励用户使用对称滤镜。无论是算法使然,或纯粹是人的好奇天性,或两者兼有,带有“倒转”标签的视频在这个应用程序上一共获得了惊人的230亿浏览量。
是什么推动了当下这股热潮?疫情时期的距离感可能是部分原因。过去两年,我们虚拟视频的时间太多,而与人面对面的正常时间也太少了。私下里,我们要在视频会议的屏幕上长时间盯着自己和他人的面孔,看清我们长相的所有缺陷。(疫情时代整容手术的兴起也被称为“Zoom热潮”)。在公共场合,口罩则剥夺了我们与周围所有面孔互动的健康人性体验。仅此一点可能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大家愈发热衷于审视面部的应用程序。
但推动这一趋势的因素远不止疫情本身。这是火遍社交媒体的现代娱乐;是对美以及如何看待美的古老而永恒的迷恋;是摆弄镜像带来的轻松快乐;也是想从他者的视角看自己的强烈愿望。
其他年轻女性也有同沃林一样的矛盾心理。科罗拉多州的20岁学生莱斯利·丽泽特·卡地亚凭借在TikTok上的对称脸走红,浏览量约有1100万次。她选择的音乐伴奏是什么?迪士尼影片《钟楼怪人》的卡西莫多主题曲。这首曲子此前也被用来搭配对称滤镜过,卡地亚抓住了热点。歌词中写道:“你是畸形的/你是丑陋的/世界对这样的罪过没有多少怜悯之心。”不管这首歌内涵如何,卡地亚说她并不会对滤镜中自己面部的不匀称感到困扰。
“从小到大,”她说,“我总会拿我半边脸轮廓很明显,而另外半边比较柔和的事实开玩笑。尝试对称滤镜时,我基本知道会有怎样的效果。我做视频就是想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