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镍冶炼厂在印尼:创造就业,也带来污染和冲突
The New York Times
镍是制造电动车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中国企业大批进驻镍存量丰富的印尼,建起数十座冶炼厂。当地人获得了更多工作机会,但污染日益严重,中印工人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
贾马尔在苏拉威西岛生活了57年,大部分时间里,他已经习惯了物资匮乏、低期望值和极端稀少的就业机会。人们挖沙子、捕鱼、耕种庄稼。前院的鸡经常失踪,被饥饿的邻居偷走。
贾马尔和许多印尼人一样只有一个名字,他经常骑着摩托车去半小时车程外的肯达里市的建筑工地干活。
六年前,他家附近建起了一座高耸的冶炼厂。这家工厂由一家名为PT Dragon Virtue Nickel Industry的公司建造,它是中国矿业巨头江苏德龙镍业的子公司。
印尼最近禁止镍原料出口,以吸引对加工厂的投资。中国企业大批进驻,建起了数十座冶炼厂。他们急于为国内需要这种矿物来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工厂获得镍。他们打算将镍工业造成的污染从中国城市转移出去。
贾马尔找到了一份工作,为从苏拉威西岛其他地区来的劳工修建宿舍楼。他在自己出生和长大的家里建造了七套出租屋,从而增加了收入。他的女婿也被冶炼厂雇用了。
贾马尔曾经在半小时路程以外的地方做建筑工作,现在他在苏拉威西岛一家镍加工厂附近为工人修建宿舍,收入比以前多了。
莫罗瓦利工业园区的工人,这里有50家工厂,占地近4000公顷。
在贾马尔家里,一台新空调缓解了闷热的热带空气。昔日光秃秃的水泥地板现在铺上了闪闪发光的瓷砖。
他和他的家人抱怨着从成堆的废物中倾泻而出的灰尘、冒着烟的烟囱,载着新矿石的卡车日夜隆隆驶过。情况最糟的时候,居民们要戴口罩,呼吸困难。人们因为肺部问题去诊所。
“能有什么办法?”贾马尔说。“空气不好,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这就是印尼官员与目前在镍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财力雄厚的中国公司达成交易的关键:以污染和社会冲突换取向上流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