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升温 马来西亚面临“洗产地”风险
Voice of America
在全球贸易格局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正面临着被中国企业利用作为“洗产地”的风险。随着中美贸易战和全球出口限制的加剧,如何确保本国贸易政策不被滥用,成为马来西亚亟需解决的问题。
“洗产地”(country of origin laundering或origin washing)是一种通过改变产品的原产地信息以规避贸易限制、关税或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洗产地常见的形式包括转运洗产地,商品从原产国(如A国)出口到中间国(如B国),然后贴上中间国的产地标签,再出口到目标国(如C国),从而规避关税、绕过贸易壁垒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美中贸易战是马来西亚受益匪浅
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从9月27日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四倍关税,从25%提高到100%;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的进口税翻一番,从25%提高到50%;对部分中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增加三倍以上,从7.5%提高到25%。面对美国的限制措施,中国政府随即宣布限制向美国出口无人机制造所需的关键组件,并对美国芯片制造商英达伟展开反垄断调查,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即将在2025年1月20日走马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更是明确表示,一上任就会对所有的中国产品税上加税。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立国的马来西亚同时受到美中两国的青睐,吸引了来自中美两大贸易伙伴的越来越多的投资。尤其是中国公司,近来不断与马来西亚官员接触。可是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却多次提醒中国企业不要将马来西亚当作“洗产地”以规避美国关税。
然而刘镇东的言论很快便遭到其他政党领袖批评。马华公会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表示,刘的言论不仅伤害外资情绪,也是在贬低和侮辱本国的法律制度。
尽管如此,有专家认为,单批评中国企业并不公平,因为“洗白原产地”现象并非新生事物,目的从来都是规避高额关税、出口税、海关税,以及逃避海关禁令等。
掌管雪兰莪投资、贸易及公共交通事务的槟州行政议员黄汉伟表示,他相信中美贸易战仍将持续。美国公司可能因为保护主义而逐渐撤出中国,转而选择其他友好的亚洲国家落脚,而特朗普重返白宫只会加剧这一 趋势。“不论特朗普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马来西亚而言,都会是一个好机会,”他说。
黄汉伟指出,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密切,但美国也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因此需要与美中两国都保持良好关系。
解决“洗产地”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