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图将气球争议描绘为美国衰落的征兆](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3/02/14/multimedia/14china-balloon-diplo-01-jvpg/14china-balloon-diplo-01-jvpg-articleLarge.jpg)
中国试图将气球争议描绘为美国衰落的征兆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试图在宣传中驳倒拜登政府,嘲笑其不知所措、反应过度,并强调美国国内的党派分歧。分析认为,面对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习近平对内只能展示强硬姿态。
虽然世界上许多人将中国的间谍气球视为北京越来越好斗的迹象,但中国却试图将这场争议说成是美国不可逆转的衰落的征兆。
中国提出质疑,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国内存在严重的社会分裂和难以应对的党派斗争等大量问题,迫使拜登总统对中国采取强硬做法的话,一个强大的国家怎么会被一个薄而易破的充气飞艇吓到?
气球事件“向世界表明,美国在处理这件事上不成熟、不负责任,其实是歇斯底里”,中共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在最近的一篇社论中写道。
中国试图在宣传中驳倒拜登政府,嘲笑其不知所措、反应过度,想方设法胜过极右派的共和党对手,以证明自己在面对中国时更昂首挺胸。中国政府在回应中丝毫不承认气球事件给自己的信誉造成了损失,以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国实在太愿意监视邻国和更远的地方了。
中国反而在周二寻求展示自己已不再提气球事件这个话题。中国的大部分信息传递往往针对的是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战略利益。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谈到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以打破美国对欧盟成员国的影响。中国欢迎伊朗强硬派总统莱希访问北京,他将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见面,这表明两国对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不受华盛顿支配的世界有共同的愿景。
习近平上周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强调了这一点,他在讲话中宣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进步的新模式,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观念。
伊朗强硬派总统莱希访问北京之际,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着两国国旗,摄于周二。 Thomas Peter/Reuters
习近平的话比中国官媒评论栏目上的反美言论说得更委婉一些。自从中国气球2月4日在南卡罗来纳州海岸被击落以来,官媒上一直充斥着这种言论。中国一直坚称,美国击落气球是反应过度,气球是民用飞艇,被风吹离了航线。美国官员则表示,该飞艇属于一个庞大的监视计划,该计划旨在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军事能力信息。
紧张局势已在周末升级。美国击落了北美上空出现的三个不明飞行物,中国宣布准备击落渤海附近上空的一个不明飞行物。这标志着地缘政治走向边缘政策的时刻,中美关系已经在越来越令人担忧地下滑,现在到了几十年来的最低点。
这种不安的要害在于双方领导人应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设法让两个大国避免冲突的能力问题。
习近平是中国几代人来最具民族主义色彩的领导人,他不能被人视为在美国压力下让步,那会破坏他向中国人民做出的核心承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他已把这个愿景表达为“东升西降”的社会文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