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继续强化控制宗教,云南改造清真寺引发警民冲突](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23/06/02/world/00china-mosques/00china-mosques-articleLarge.jpg)
中国继续强化控制宗教,云南改造清真寺引发警民冲突
The New York Times
除了在新疆镇压维吾尔族,当局还在全国各地拆除或强行改造清真寺和教堂。对纳古镇和沙甸镇的回族居民来说,清真寺改造预示着政府将更全面地压制他们的生活方式。
走在中国西南部山区的纳古镇,一个生机勃勃的穆斯林社区的迹象随处可见。扩音器里播放着中译古兰经的段落。戴着头巾的女子把闹哄哄的孩子们从学校接回家。房屋外面涂着阿拉伯文的装饰。
纳家营清真寺高耸在这一切之上。这座高达70米的白色建筑有一个翡翠色的穹顶和四个宣礼塔。几十年来,这座清真寺一直是居住在这里的回族(信奉穆斯林的少数民族)人的骄傲。
上个月,这里也成了冲突的现场。
5月27日清晨,在当局将两辆起重机开进清真寺的院子时,一群居民与数百名被派来监视拆除工程、配有防暴装备的警察发生了冲突。警察封锁了清真寺,并向抗议者喷辣椒水,居民们向警察投掷水瓶和砖头。
通过目击者在接受采访时的描述和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可以了解到这些罕见的冲突,它们表明在中国共产党加强宗教控制行动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较为动荡的局面。
自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十多年前上台以来,中共以政治安全的名义拆毁了基督教教堂,夷平了藏传佛教徒的居住地,并将维吾尔穆斯林关入拘禁营。但它还打击了一些受关注较少的群体,包括回族。回族占人口的比例不到1%,历史上与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同化良好。
中共有计划地关闭、拆除或强行重新设计全国各地回族聚居区的清真寺,将穹顶和宣礼塔等阿拉伯建筑特征斥为外国对中国伊斯兰教产生有害影响的证据。抵抗是有限的,纳古的清真寺,以及附近沙甸镇的另一座大型清真寺是中国仅存的几座大型清真寺之一。
但当地官员宣布计划拆除两座清真寺的穹顶,并以据称更“中国”的风格重建宣礼塔时,纳古人做出了反抗。
“我们把这个顶,当作我们的尊严、自由,当时是我们自由选择的,”30多岁的回民纳先生说,因为担心政府报复,他要求记者只给出他的姓。他家人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曾在本世纪初帮助该清真寺最近的一次翻修筹集资金,宣礼塔就是那次添加的。“现在它就是说,我的统治意义是凌驾于你的自由选择之上。”
纳古和沙甸的清真寺在中国政府与伊斯兰教时而冲突、时而共存的关系史上尤为重要。 纳古和沙甸所在的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大多数人都说普通话、以穆斯林信仰著称的回族已在云南各地生活了几个世纪。纳古的清真寺始建于14世纪,带有传统的中国庭院风格。云南的穆斯林因为与东南亚的贸易而繁荣起来。
后来,掌权后的中共官员将宗教视为一股反革命势力,开始对其进行打击,尤其是在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至1976年)十年政治动荡时期。沙甸的穆斯林曾与政府发生对抗,1975年,军队在当地进行镇压,将镇子夷为平地,造成多达1600名平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