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苏停滞不前,政府补救措施捉襟见肘
The New York Times
出口萎缩、楼市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丧失信心......在这些难题之下,期待中的中国经济复苏并未出现。政府已采取一些刺激措施,但它们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去年12月,当中国突然取消封锁和其他防疫措施时,北京的官员和许多投资者曾预计经济将出现复苏。
但事与愿违。
在冬末出现了一系列投资活动后,到今年春天,中国的投资陷入停滞。出口正在萎缩。新开工的住房项目越来越少。价格正在下跌。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轻人失业。
过去几年,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国尝试过许多补救措施,比如通过大量借款来支付公路和铁路建设费用。该国在疫情期间曾斥巨资开展检测和隔离。现在用借款进行额外的刺激支出可以刺激经济活动的爆发,但对于已经担心债务压力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当局在刺激经济方面存在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风险,但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新加坡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卢姿蕙说。
为了对抗新冠病毒,中国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与世界隔绝,这一决定促使许多公司开始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地方,中国现在需要对经济做出调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一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两国试图缓和外交紧张局势,并为未来几周的高级别经济会谈铺路。这样的讨论有可能减缓近期制裁和反制措施的增加。
中国经济复苏停滞不前,只有旅游和餐饮等少数几类支出增长强劲。这些数字与2022年春季的极低水平相比有所上升,当时上海为期两个月的封锁扰乱了中国中部大片地区的经济活动。
中国开工的新住宅项目越来越少。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最近几周经济尤其疲软。
“四五月份到现在,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不及预期的变化,以致有人认为当初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中共最高经济决策委员会前副主任尹艳林在周六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
中国政府官员一直在暗示,可能即将出台经济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