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大面积爆发 地方财政难扛动态清零
The Epoch Times
中共官方3月19日表示,中国多个省份面临“同时段多地市”发生疫情的局面。3月18日,中共国家疾病防控局明确,“动态清零”政策符合中国国情,但专业人士分析指,继续“动态清零”让已艰难的地方财政更紧张。
中国累积疫苗接种截至3月19日已达32.23亿剂次,截至3月18日,60岁以上人群完全接种率为80.27%。高剂量的疫苗接种未能缓解当下中国本土疫情快速传播的压力。中共在3月19日下午官宣,中国本土疫情还处于发展阶段,要尽快实现“动态清零”;而香港近日新确诊的人数每日高达2万至3万人。
3月20日晚,中共央视新闻于报导了梁万年对“动态清零”的最新解读。梁万年是中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该小组隶属于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梁万年称,“动态清零”有两层含义,其一为无病人的理想状态,其二为一旦有疫情,要“快速识别”,并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梁万年介绍,要安排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互补协同,以便尽早发现疫情。他说:病毒在“和我们赛跑”,并把西方“与病毒共存”的理念描述为“躺平”,即不作为。然而无论哪种检测都避不开检测经费来源问题。
基于中国目前持48小时核酸检测才能通行的要求,通常大规模全民核酸检测少则三轮检测,多则六轮或更多。以郑州为例,今年1月3日至11日期间,郑州完成四轮全员(1200余万人)的核酸检测,以及六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每人的检测成本估计为24元(约合3.8美元)至48元(约合7.7美元),合计下来费用可观。
中国地方财政当下能否扛得住“动态清零”的费用呢?
3月21日,天钧政经研究员宋维骏(Albert Song)对大纪元表示,中国地方财政压力非常大,中共的“清零”政策加剧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矛盾,并且矛盾是“越来越激化,越来越明显”。宋维骏在中国金融行业有27年的从业经验,专注中国政治和经济领域方面的研究。
他说:“我收到一些信息,一些地方政府希望把疫情搞大,逼中央出台放松的防疫政策,别‘清零’,所以出来一个新词叫‘动态清零’,估计后续的防疫政策还会慢慢放开,因为这种模式在全世界证明是行不通的。”
今年地方财政早已捉襟见肘,可以从发放新增贷款规模以及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看出。中共一般在两会以后确定每年的新增债务规模,然后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县区逐步下发,真正发债券得等到5、6月。但因为这几年财政紧张,去年12月中旬就确定新增债务1.788万亿元,到目前已经发出去约70%。其次,李克强最近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称,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加1.5万亿元(约合2400亿美元),规模近9.8万亿元(约合1.6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