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和房企遭遇下行压力,政府欲救市出台刺激政策
Voice of America
今年1至5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加速下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6%,住宅销售额下降34.5%。继房地产巨头恒大去年爆雷之后,各大房企也纷纷面临违约和融资难题。为了救市稳大盘,各地政府纷纷推出各项举措,为房地产调控松绑。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楼市早已实际上崩盘,只不过在中国,债务最后还是层层转移到老百姓身上,维持表面繁荣。
近日,一则维权视频流传网络。一群在购买了吉林长春恒大花溪谷房产之后要求退房的业主聚集在一起,控诉退款问题得不到解决,要求政府做主讨回公道。
自从2021年9月恒大突然宣布停止兑付全部已经发售的理财产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爆雷”事件以来,中国全国上下关于恒大的各种维权事件接踵而起。新浪微博关于“恒大”的超话版块上,充斥了全国各地恒大房产业主维权无门求拉群的帖子,以及恒大各地分公司被冻结股权,被承包商提起诉讼等新闻。
各地维权业主只是恒大的头疼问题之一。6月24日,香港一家名为佳盛环球有限公司的离岸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恒大公司的清盘呈请,涉及8.625亿港元的财务义务金额。该呈请将于8月31日进行。如果清盘呈请通过,法院可以发出强制清盘令,要求公司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等。
6月22日晚,国际评级巨头穆迪将碧桂园控股公司的主体评级下调为Ba1,也就是通常说的“垃圾级”。5月30日穆迪启动对碧桂园的审查,背后的原因是碧桂园杠杆率居高不下,销售低迷,净利润下降。碧桂园2021年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碧桂园总负债为1.65万亿,仅次于爆雷的恒大,有息负债总额为3179.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就达800亿元。
2019年以来,反复的疫情和严格的管控措施把酒店行业逼上绝路,2021年国内游客比2019年减少了几乎一半。国内超过八成的房地产企业都持有酒店资产,很多是地产开发的配套项目。如今,急需资金回笼的房产企业也开始纷纷抛售酒店资产。
截至2021年底,全国房企100强里,只有15家没有布局酒店业务。如今,包括富力、世茂、绿地、融创、碧桂园、新华联在内的大型房企,都在抛售酒店资产,或者通过拆分和股权转让的形式让酒店脱离母公司发展。
6月23日,中国奥园集团股份公司公告称,通过出售澳大利亚资产,将回收现金1.05亿澳元(约合4.86亿人民币)。公司公告称“本公司对现金的迫切需求致其须变现澳大利亚资产”。除了澳大利亚及加拿大项目,中国奥园还陆续转让和退出了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和香港等地的项目。
6月24日,雅居乐集团公告称,公司将获得不超过8.94亿港元的夹层融资贷款。此贷款年利率20%,可谓远超过央行利率4倍多的“高利贷”。
中国各大房地产公司排山倒海般的困境,在很多业内外人士看来并不意外。 位于美国的YouTube“小翠时政财经”的频道主小翠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一泻千里,可以溯源到2020年中央政府出台“三道红线”。
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和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明确了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为开发商划下“三道红线”: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