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经环境恶化 香港200名银行家被裁
Voice of America
受到中国经济不振和港股成交疲软等因素影响,以往在香港被形容为“天子骄子”的投资银行家,也要面对裁员压力。彭博社的研究估算,过去一年香港有约200名投资银行家失业。有分析认为,随着香港金融和法治环境日趋大陆化,银行业裁员潮将持续恶化。
彭博社4月22日发表的行业研究显示,去年香港约有200名银行家失业。
一名任职欧资投资银行、基于隐私化名龙先生的香港银行业人士对美国之音表示,近期他认识的几名同行相继被所属银行裁员或逼迫离职,估计这与新股上市和并购活动减少有关。
龙先生说:“近期新股数量不多,销售情况未如理想,对投资银行构成了压力。过去一年我身边的确有人(银行家)被裁掉了。另一些机构则采取不同策略,因应业绩下降停发年终奖金,甚至以减少工时作为扣减工资的手段。从外地到香港工作的专才若遇到这种情况,很多都会选择离职,转到别的地区工作。”
香港银行业专才薪酬偏高
彭博社的报告表示,香港投资银行家薪酬偏高是他们被重点裁减的原因之一。例如在港工作的投资银行高级人员,薪酬比新加坡同行高四到七成,分析师和助理职级的薪酬也比中国或新加坡、日本高出三成至一倍。由于中国经济放缓,加上香港资本市场交易减少,预料更多跨国银行将进一步在香港裁员以削减成本。
以往香港是不少国际投资银行亚洲总部所在地,很多区域主管派驻到香港。独立时评人蔡慎坤表示,香港银行业工资偏高固然与当地物价和生活水平有关,更重要是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专才往往可以获得高回报。
蔡慎坤说:“在过去很长时间,无论是做投资银行的,金融理财的,还是私人客户管理的机构,很多都在香港开设了分部。过去香港的银行家每年拿的工资和奖金是非常高的,可是若继续留在香港的话,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有回报很高的项目。由于缺少高回报项目,从业人员拿的工资和奖金也越来越少。”
路透社4月17日也曾报道,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亚太区裁减约50个投资银行职位,当中至少八成来自香港及中国大陆;汇控也已在亚洲投资银行部门展开裁员行动。
香港去年新股集资总额跌至20多年来最少,今年第一季跌势持续,同比下跌接近三成至不足48亿港元,也是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后最差的一个季度。除了投资银行,专做新股的会计师楼、律师行等同样有裁员风险。有分析认为,房企爆雷潮和中国经济下行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国房企和银行到香港挂牌上市。蔡慎坤则认为,香港政治环境恶化是更关键的因素。
蔡慎坤说:“有了(港版)国安法之后,跨国公司也好,投资者也好,对于资金进入香港都会保持高度警惕。更重要的是,在疫情期间,中国(大陆)和香港两边的人员无法往来,金融市场大幅度萎缩,找不到新的项目,更不可能获得很高回报,当然它的人员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我更倾向于是因为政治因素,因为(港版)国安法和(基本法)23条立法后,每个人无形中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言论是否有可能触犯国安法或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