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从在华外国传统汽车厂商的金矿到亏损的“黑洞”](https://gdb.voanews.com/F807D7F5-781B-4310-84C9-6AF533B96905_cx0_cy4_cw0_w1200_r1.jpg)
中国市场: 从在华外国传统汽车厂商的金矿到亏损的“黑洞”
Voice of America
中国造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异军突起,严重挤压了曾经主导中国市场的外国车,不仅夺走了市场份额,更让中国这个曾经赚钱的汽车市场“金矿”成为外国厂商亏损的“黑洞”。
观察人士称,导致外国汽车厂商逐渐丢掉市场份额并亏损的原因,除了他们未能在汽车的研发创新方面迎合中国消费者不断追求的低价和高配置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局强迫外商“以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本土消费者的民族主义情绪、外企知识产权被窃取、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
根据全球汽车行业趋势咨询公司“邓恩洞察”(dunneinsights.com)网站提供的数据,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的外国汽车厂商最近几年的销量大幅下跌,其中美国通用汽车(GM)2017年销售410万辆,2024年预计销售180万辆;韩国现代(Hyundai/Kia)从2016年的120万辆,预计2014年减少到22万辆;德国大众从2017年的400万辆,预计到2024年减少到250万辆。而相比之下,中国产量最多的比亚迪(BYD)则从2017年的42万辆,猛增到2024年的360万辆。
在市场占有份额方面,外国汽车的占有率也在不断下降。以2020年到2024年的市场份额为例,日本车从16%下降到12%;德国车19%到16%;美国车12%到7%;韩国车7%到2%;法国车3%到0.4%。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会,CPCA)的数据显示,非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销量份额从2022年7月占50%,下降到2024年7月的33%。
也有分析认为,到2030年,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从59%增至72%。
汽车销量减少,市场份额占有率下降,直接导致外国汽车厂商由盈利转为亏损。“邓恩洞察”称,通用(GM)今年以来已亏损超过2亿美元。这是通用进入中国40年来首次亏损。通用首席执行官博拉(Mary Barra)称,在中国,几乎没有几家车厂赚钱,这种情况“不可持续”。
福特2020年以来已经累计亏损50多亿美元,销量也从曾经的峰值下降了70%。福特首席执行官法利(Jim Farley)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竞争。”
本月初,在中国市场经营近40年的德国大众称,第一季度出现亏损。这是至少过去15年来首次亏损。
曾经远远落后的中国汽车业是怎么赶上来的?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的历史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与西方先进的汽车制造商接轨,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供的天赐良机。1984年1月,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同年10月,中德双方签署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此后,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逐渐快速大发展的时期,中日、中法、中美、中德、中韩等合资、合营公司相继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在外国公司设备、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加持下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