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腔进入香港政府用语 分析形容再证北京政治影响](https://ichef.bbci.co.uk/news/1024/branded_zhongwen/5A48/production/_123621132_gettyimages-1178703587.jpg)
中国官腔进入香港政府用语 分析形容再证北京政治影响
BBC
BBC中文发现,香港政府越趋频繁使用“所谓”、“坚决反对”等中国官场用语,分析指这是香港政治受北京影响的又一例子。
中国大陆官方发表的声明和讲话中,经常出现“所谓”、“坚决反对”、“不会得逞”等词语,被外界形容是中国官场用语。香港特首过去通常只会在出席中国大陆的官方活动时使用这些政治词语。但BBC中文的统计发现,近年、尤其是2019年的示威浪潮开始,香港政府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用上这种语言。
其中,北京政府过去批评一些措施或事件时,往往会在名字前加上“所谓”一词,表示不认同;回应外国制裁等一些不受北京政府欢迎的措施又会指中方会“坚决反对”,同时形容对方是“霸权主义”;而批评一些针对中国政府的行动时,就会指背后策划的人“不会得逞”。
香港政府的官员和声明中,过去甚少会使用这些词语,但近年开始出现,使用的方式和语境跟中国大陆差不多,而且有上升趋势。有学者留意到,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对香港自治程度的关注。
官场用语
BBC中文从香港政府发放新闻稿的网站,收集了前特首梁振英2012年7月上任,至2021年12月发放的新闻稿,总数约17万篇,包括政府声明、官员发言内容、官员回应记者和立法会议员的提问内容,其中约10万份以中文写成,其余约7.7万份以英文写成。
另外,BBC中文从中国外交部的网站,收集了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总共921次的发言人谈话内容,包括每天的例行记者会和按特定事件而发表的内容。之后分析特定词语出现的次数,整理出发言人最经常使用的一些用语。中国外交部网站所载的例行记者会纪录至2018年6月为止,因此无法收集更旧的资料。
BBC中文之后计算香港政府官方过去使用这些用语的次数,并把它们按月份划分,发现香港政府在回应外国政府实施针对香港的政策时,一些中国官方用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
.flourish-container{position:relative;color:#404040;font-family:'Helmet', 'Freesans',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font-weight:400;line-height:1.4}.flourish-embed{position:relative} Component has failed to load. Please refresh your browser.
其中,香港政府2012年7月到2019年10月从未使用“不会得逞”一词,直至2019年11月首次以这个词语批评示威者的行为。 2021年全年使用最少七次,主要用来批评外国政府针对香港的发展、或对中国进行颠覆活动都“不会得逞”,使用的语境与北京政府差不多。
例如,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去年11月发表报告批评北京政府削弱香港的自治权,香港政府发表声明反驳,开首就指任何利用香港干预中国内政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另外,中国政府批评个别国家和政客的行动或发言时,经常会以“别有用心”一词形容对方。香港政府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使用这个词语的次数不足10次,但香港自2019年爆发示威浪潮、以及2020年北京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去年中国全国人大决定改变香港的选举制度后,不同的官员和政府的声明已经最少使用这个词语57次,批评一些政客和机构。
这包括特首林郑月娥去年三月,在中国全国人大决定改变香港的选举制度后召开的记者会上,就已经两次使用这个词语,批评“别有用心”的人进入香港的管治制度搞破坏。
政治正确?
BBC中文同时发现,香港政府近年开始改变过去当地习惯使用的用语,令它们变得政治正确,突显香港的政治地位是中国属下一个行政区域。
其中,香港社会广泛使用“中港”两字来形容牵涉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事物,例如经常开车来往两地的货车司机称为“中港司机”、父亲或母亲分别来自两地的家庭称为“中港家庭”。虽然“中港”一词有把作为国家的中国和作为地区的香港放在同一水平的意味,但香港社会普遍不会这样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