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为何急不可耐清算“李克强经济学”](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10233-GettyImages-1213417860-700x359.jpg)
中共为何急不可耐清算“李克强经济学”
The Epoch Times
前中共总理李克强刚刚去世,对他的政治遗产的清算就已经开始了,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当局对国有企业做出了新的指示,反映出中共的一、二号人物的内斗仍在持续。
11月7日,在中共深改委第三次会议上,当局对国有企业做出新的指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任务”的监管、“推动处于自然垄断环节的企业聚焦主责主业”。
这些措施进一步确立了国企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似乎是在清算李克强的政治遗产,他强调的是向国企灌注更多的市场因素,而不是强化国企。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出,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中共的一、二号人物在经济管理权上的争执贯穿着整个过去的十年,2016年7月份,中共两名最高领导人分别对如何国有企业如何发展做了相反的批示,令下属无所适从。
当时习的批示“要理直气壮做强做大做优国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企的领导”;李的批示则是“国企要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推动国企改革,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政经学者、《旭光时评》主持人郑旭光对大纪元表示,李克强是让国企更具有市场性质,并不是说把它变成私人企业。共产党从来没有说不搞国企了,一直都是这么一个路子,朱镕基那时候叫抓大放小,习时期叫做大做强做优,现在主要的是做强,做大都不提了。因为国营企业肯定是赔钱货,赔得太多了国家就不愿意赔了,就不做大了。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对大纪元表示,这次并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北京叙事方式有倾向性而已。真正区别是在于李克强提出的混改,现在不再提了。因为所谓的混改还是以国有为主,没有多大意义。
“混改就是鼓励私营企业投资进来,加大市场运营成分,激活国企的活力。国企向来不是以追求效率为目的,但又希望它少赔点钱,所以鼓励让私人企业进去,但必须控制在政府手里。”郑旭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