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企在瑞典首都建地铁,隧道“国家队”实力回击瑞媒抹黑
Beijing Daily
2019年,参与海外项目实施已超过十年的刘延军,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外派任务。与绝大多数“一带一路”建设者不同的是,他的目的地是北欧国家瑞典,参与斯德哥尔摩地铁延长线项目建设。 作为近年来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斯德哥尔摩每年新增人口约35000人,公共交通建设需求突出。地铁延长线项目是近半世纪以来斯德哥尔摩的第一个地铁建设项目。
刘延军所在的中铁隧道局集团在2019年年底中标斯德哥尔摩地铁延长线三个工作隧道的施工项目,按照欧盟招标程序、欧盟标准与规范签署商业合同,成为中标瑞典政府基建采购项目的第一家中国承包商,创造了历史。
当刘延军和同事满怀雄心壮志来到斯德哥尔摩这座有“北方威尼斯”美誉的城市,等待他们的却是当地媒体“中国央企在瑞典承建地铁项目不可思议”的攻击之词……
海外项目建设者的驻外经历常常与艰苦、坚守等关键词挂钩,但在气候宜人、生活便利、设备先进的瑞典,参与过多个重大项目的刘延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压力最大的时候,就像是面对生存危机,担心我们在这个市场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了。”
时至今日,欧盟仍被认为是中国基建企业难于突破的高端市场。中铁隧道局是国内隧道施工“国家队”,2018年10月在瑞典设立全资子公司。“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打入瑞典市场、欧盟市场。”刘延军说,能被外派到斯德哥尔摩项目,本身就象征着荣誉。
一到斯德哥尔摩,在有“北方威尼斯”美誉的城市进场施工,担任项目现场经理的刘延军罕有闲暇去细细欣赏身边美丽的风光。瑞典当地严格的欧盟可持续发展CEEQUAL环保评级,施工中资源紧俏的卖方市场、价格高昂的欧盟劳动力资源,以及苛刻的噪音监控要求等挑战,让身经百战的中国建设者必须投入成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足以应付。
今年4月,企业再次中标斯德哥尔摩地铁蓝线延长线8715项目,这是首批中标的三个工作隧道中87132隧道的主隧道。目前,隧道的掘进正在穿越一座当地非常重要的教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