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培瑞(2):谈当代中国文学与老百姓价值观](https://gdb.voanews.com/BF730BAC-4158-495D-8C39-490188DB5476_w1200_r1.jpg)
专访林培瑞(2):谈当代中国文学与老百姓价值观
Voice of America
作为当代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研究者,林培瑞注重语言和文学与历史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他看来,要想恰当地理解当今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就必须对中国的过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有一个大致不差的了解和理解。
作为当代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研究者,林培瑞注重语言和文学与历史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他看来,要想恰当地理解当今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就必须对中国的过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有一个大致不差的了解和理解。
以下是美国之音采访林培瑞教授记录的第二部分。林培瑞所表达的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之音。
官民价值观对立可谓历史悠久
金哲问:您刚才这是好几次提到中国老百姓的价值观,来自底层的老百姓的价值观,或者来自社会基层的价值观跟官方宣传的价值观大相径庭,相互这个对立,甚至相互冲突。你刚才还提到的例子,比如说以习近平的官方的称号,说他是伟大领袖,核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导师,为世界指明前进的方向啊,但是中国老百姓另一种说法,说他是大撒币,庆丰帝,习包子(因为习为了表示亲民去北京庆丰包子铺吃过饭)。我想问,这种老百姓的价值观跟官方的价值观南辕北辙的现象到底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还是中国早就有了,只是来了互联网这种现象变得显而易见而已?
林培瑞答:我觉得这传统一直都有。我本来是研究文学的,也观察通俗文化的发展。我觉得老百姓对官方有意见,这种传统你可以归根到《儒林外史》18世纪就在骂着官方,或者骂当官的是腐败,或者虐待我们百姓,或者是两面派。这种批评一直持续到晚清的那些黑幕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更不要说五四文学有很多对上面的批评。
我觉得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发起来呢?因为他告诉年青的红卫兵说,你去批评官方,你去,你打当官的,打当党员的。老百姓的愤怒已经在那儿,他点燃这种需求,就能发作出一个文化大革命。
毛死以后的伤痕文学更是批评上面,一直到90年代。我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城市里头的那种顺口溜。这是互联网以前以口相传的顺口溜,大部分都是骂官方,骂上面。互联网出现以后继续骂。所以,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换句话说,中国老百姓的价值观之一是正义。我觉得非常明显,200多年来都可以观察到正义这个价值观。你上面做的不对,不公正,我下面就有意见。这种传统很强。所以,习近平做一些丑陋的事情,或者他连自己的文章都读不对这种事情会在网上扩散。百姓骂上面如何如何自大或欺负人,或者如何腐败。
这种传统是很强的,很自然的,非常中国的。说到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老百姓的文化特点,这绝对是一个。
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自我表达更大胆还是更胆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