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Back to News Headlines

专家谈信仰的心理效益:有助于应对人生挑战
The Epoch Times
没有信仰的人可能很难了解信仰的力量与其对心理产生的效益。最近有专家撰文分析了信仰如何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美国临床心理健康咨询师暨密苏里州杜鲁门州立大学(Truman State University)助理教授贝茨(Dan Bates)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网站撰文说,信仰和灵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近才引起科学界的关注。
贝茨写道,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宗教和精神信仰可以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他举例说,在2022年发表、针对大约79,000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的一项研究发现,高度参与宗教/灵性活动与焦虑和忧郁症状呈现负相关,而与生活满意度、生活意义、社会关系和整体心理健康呈现正相关。
在2021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指出,宗教和精神信仰是实现生命意义和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宗教和精神信仰比较深入的人中,焦虑和忧郁的情况较少,而且整体生活品质较高。
贝茨说,宗教和精神信仰可经由多种途径提升心理健康:
●理解意义与目的——信仰体系能帮助个人解释和理解困难的生活事件蕴含的意义。尤其在危机期间,发现传统的生活框架受到挑战时,这一点特别有价值。
●提供社会支持——宗教群体能创造自然的支持系统减少孤立感。群众参与和社会支持的增加具有相关性,它能在压力时期提供援助,协助人们应对和预防情绪障碍。
●形成因应机制——信仰提供有条理的方法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在卡崔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于2005年侵袭美国之后,信仰提升人们内心的平静、自尊、毅力和亲社会行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个人和社区的复原。对于创造一种常态感并控制压力情况而言,祈祷特别有用。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