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与字节跳动切割?TikTok与拜登政府拟议中的协议安全吗?
Voice of America
纽约时报最近报道,TikTok与美国政府正在起草协议,让该公司可以不改变其所有权结构,而是通过改革数据安全和管理的方式继续在美国运营。但美国国会议员怀疑协议能解决对TikTok的安全疑虑。
此前, TikTok曾多次保证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美国而不会流入中国。 然而,网络新闻媒体Buzzfeed今年6月的一份报道指出,根据其获得的80多次TikTok内部会议的音频记录,中国的工程师能够访问美国用户的数据。 根据Buzzfeed的报道,在2021年9月到2022年1月期间的录音显示,美国员工不得不求助于中国的同事,来确定美国用户数据的走向。美国的TikTok员工没有权限访问这些数据,而要依靠中国工程师。 在这份报道之后,TikTok在7月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他们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美国数据安全部门(US Data Security)---- 来保护用户数据。“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对美国用户数据的访问,最大限度地减少跨地区,包括向中国的数据传输,”声明说。刘力朋:TikTok的更大问题是为中国宣传 新闻聚合网站中国数字时代的编辑,前新浪微博内容审查员刘力朋对美国之音说,数据分享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避免不了的问题。“因为产品盈利需要广告,而只要投广告就需要用户数据。”他说。 刘力朋说,TikTok更大的问题是“非常隐秘的帮中国在做宣传”。 TikTok在美国的主要用户是千禧一代,也就是1995年到2009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 根据弗雷斯特市场咨询公司(Forrester)去年的一份报告,TikTok已经超越Instagram, 成为千禧一代的新宠。 2021年,在12岁到17岁的美国人中,有63%每周使用TikTok。相比起来,Instagram的周使用率为57%,而Snapchat为54%。一年前,Instagram还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应用(61%),而TikTok 2020年的周使用率为50%。 接受调查的美国年轻人说,比起其他社交媒体应用,TikTok更有趣,更积极。 皮尤调查中心今年的一份报告显示TikTok的受欢迎程度字逐年递增。2022年,在13到17岁的美国人中,有67%使用过TikTok,有16%说他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这个应用上。相比之下,脸书(Facebook)的使用率从2014年的71%下降到了现在的32%。 哈德逊研究所的赫尔曼指出,TikTok的内容可能受制于其母公司字节跳动。 “TikTok的算法向你推送你想看的东西,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控制用户。他们绝大多数的用户是青少年,或者20几岁的年轻人,也就是那些最易受影响,最有可塑性的头脑,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在美国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口中推行他们的宣传”,赫尔曼说,“所以这不仅仅只是用户数据的问题,也是有关内容的问题。只要字节跳动和中国政府还能控制TikTok用户在平台上能看到什么,能做什么,问题就还在。”
禁止中国实体在美拥有社媒公司? 去年,一份名为《TikTok算法101》的文件流出,让人们一览TikTok是如何做到让人上瘾的。 这份文件由该公司在北京的工程团队编辑, 核心理念是“留存率”(即用户是否回访),以及“访问时长”。纽约时报在对这份文件的报道中说,依赖于你观看每段视频的时间,TikTok 用算法引导你浏览更多你喜欢的视频。与此同时, 短视频的形式让创作变得简单,并非常擅长把握用户偏好。 “它在揭示人的欲望方面,甚至比人们自己还要厉害——人们惊叹这款应用对自己内心生活的透视能力宛如X光”,纽约时报的报道写道。 前YouTube程序员,算法透明(Algo Transparency)的创始人纪尧姆·查斯洛特(Guillaume Chaslot)对纽约时报说,这样的算法能够控制孩子的生活。 “孩子每看一条视频,TikTok就会获得一点关于他的信息。几个小时内,它的算法就能测出他的音乐喜好、他的外形喜好、他是否抑郁、是否药物上瘾还有其他许多敏感信息。其中一些信息很可能会对他自己造成不利。可能被用来向他精准投放内容,或是让他更沉迷于这个平台”,他说。 中国数字时代编辑刘力朋也对TikTok平台上的内容存在疑虑。 “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平台决定,平台决定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去部署这些人为的,想让你看到的东西”,他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在北京的某一个有权限的人稍微动一下算法,加上某一个屏蔽词,那就可以达到给北京宣传的效果。” “也就是少数人能够决定最终读者看到的是什么”,他补充说。 长期关注TikTok安全问题的霍利参议员对美国之音说,他认为应当通过立法,规定在中国和俄罗斯这些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国家实体拥有的企业,不能在美国拥有社交媒体公司。 “我认为应该有这样一项准则,适用于TikTok以及其他任何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公司。。。我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他说。
美国之音驻国会记者李逸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