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拿下文华大奖,王舸绝处逢生寻突破](https://bjrbdzb--bjd--com--cn--01057tkca49c1.wsipv6.com/bjwb/mobile/2022/20220922/20220922_004/20220922_004_3685.jpg)
三次拿下文华大奖,王舸绝处逢生寻突破
Beijing Daily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舞蹈编导王舸的作品《五星出东方》荣获了文华大奖,这是继他编导的《红高粱》《天路》之后,第三部作品拿下文华大奖。而此时的王舸,已在广州为新剧目苦苦创排,“艺术就是要把自己逼到绝境,再想办法绝处逢生”,这就是他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信条。
王舸执导、北京演艺集团创演的舞剧《五星出东方》,讲述了一个从国宝文物汉代织锦护臂生发而来的故事,彰显了民族团结和中华命运共同体的情怀。从立意上,这部正剧自带宏大主题,但剧目在全国巡演时,剧场中总是一片欢乐。这是王舸有意为之,他用喜剧的手法,表现三位主人公从产生误会到放下芥蒂、成为好友的过程,观众们沉浸在俏皮的人物形象、可亲的舞蹈动作以及埋着笑点的情节设计中,自然而然地领会了三位主人公代表的民族团结的寓意。
而这,也是王舸最近几年一直尝试做的突破,“我想用轻松的方式让观众接受正剧的主题。这是我们对文化的自信,也更容易让世界接受。”
在王舸做上一部舞剧《歌唱祖国》时,他就尝试抓住人物特点,在结婚、生产的片段加入轻喜剧的元素,让观众进入《歌唱祖国》的曲作者王莘的故事。而在《五星出东方》中,他将喜剧手法贯穿,从头至尾牢牢把握着不同民族主人公的感情变化。“我关注的就是人物之间的情感,可构建出什么深刻的内容。”王舸想到自己另一部获得文华大奖的舞剧《天路》,“青藏铁路闻名于世,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背后铁道兵的故事,如果能从舞剧的这个小点去关注那个时代的人,了解他们的付出,那我觉得我做的事很有意义。”
王舸编排的舞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舞蹈动作来自生活,也带有很强的叙事性。这也是他坚持多年的理念,“用生活来编舞”。早年他与青年编导周莉亚合作的《父亲》关注的是老龄化的主题,作品就以王舸的父亲为原型,那些父亲夹筷子或快或慢的动作,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加上他的艺术处理,给观众极大的视觉震撼与心灵触动。“我觉得好的作品,一定能实打实地直接敲击观众的内心。”
接下来,还有多部舞剧等着他,王舸坦言确实有压力,“不过选择越少的时候,就相当于把自己逼到绝境,在这种情况下能绝处逢生的话,一定就有突破。”
目前,王舸就又一次把自己“逼上绝境”,他开始尝试编导带有喜剧色彩的芭蕾舞剧,新剧目暂定名为《雷峰塔》。他说:“我希望为中国芭蕾形成自己的风格、讲述中国传统的故事做一点努力。”
(原标题:绝处逢生寻突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