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相传却曾濒临失传,景泰蓝技艺还跟林徽因有关](https://bjrbdzb--bjd--com--cn--ca49c18pd.3pco.ourwebpicvip.com/bjwb/mobile/2021/20211022/20211022_010/20211022_010_1540.jpg)
三代相传却曾濒临失传,景泰蓝技艺还跟林徽因有关
Beijing Daily
北京二环边,北京市珐琅厂已屹立了半个多世纪。从这里创作而出的景泰蓝精品,常常被作为“国礼”展现在世界舞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景泰蓝这个一度濒临失传的国宝,和民国才女林徽因有着深厚的渊源。 “1955年,病危的林徽因先生对我的恩师钱美华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在新中国失传!’这成为恩师终其一生的追求。多年来,我也谨记林徽因先生和恩师的遗志,传承匠心、矢志不渝。”说话的是林徽因第二代弟子、景泰蓝非遗传承人钟连盛。如今,59岁的他仍潜心创作。
北京市珐琅厂第一任总工艺师钱美华(右二)带领钟连盛(左一)等弟子传承景泰蓝工艺。
步入位于珐琅厂三楼的景泰蓝博物馆,玻璃柜里、展台上,一件件金碧辉煌的景泰蓝精品映入眼帘,这其中,既有林徽因弟子钱美华的《和平尊》等景泰蓝珍品,也有钟连盛等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力作。
景泰蓝在中国已有600多年历史。曾是元明清皇家独享、宫廷御用的工艺,被誉为“东方奇葩”。作为古都的北京,就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也是最重要的产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发现,在北京热闹了几百年的景泰蓝,几乎要绝根了。于是决定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一个抢救景泰蓝工艺的美术小组。20岁左右的常沙娜、钱美华、孙君莲3人加入了这个小组,从此一生与景泰蓝结下不解之缘。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