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会雅玩 | 水晶球中的作曲家肖像画
Xinmin Evening News
台上沉静,台下火热,着一袭红色长裙的钢琴家安吉拉·齐拉乾,浑身散发着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深邃、宽广和火一样的激情。在近日的星广会上,她为观众带来了一台鲜少演奏的曲目,这其中有她喜欢的老柴、斯克里雅宾、拉赫玛尼诺夫,也有她最心爱的舒曼。从她演奏的这些非主流、偏冷门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作曲家的不同侧面以及代表那些时代的风格特征。
俄罗斯学派在世界缤纷的钢琴学派中无疑是辉煌和耀眼的,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奠定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根基。而安吉拉作为吉利尔斯名副其实的继承者,自然汲取了其中的精髓,她的演奏技艺高超、情感丰沛、音乐色彩丰富,演奏激情而充满诗意。或许,她演奏的速度、力度无法跟自己年轻时候一样,但音乐的韵味以及所表现出的作品内涵则是根深于俄罗斯学派丰沃的土壤。她转动着水晶球的不同面,作曲家肖像的不同面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面前。
苏联作曲家谢德林的《模仿阿尔贝尼兹》,音乐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阿尔贝尼兹,这让我想到了梅西安创作的关于“鸟”主题的作品,音乐当然并不真是鸟,但确实是“梅西安式的鸟”。听安吉拉的演奏,眼前浮现出一个婀娜多姿、美丽热辣的西班牙舞者,她转圈、跺脚,跳着充满原始神秘力量、粗犷奔放的舞蹈……旋律声部以及有着八度以上的大跳,仿佛两件乐器在演奏,或是在模仿男人与女人的对话。
说到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我们会想到《四季》,而这次,安吉拉选择了老柴十八首钢琴小品中的《冥想曲》和《即兴曲》,前者那些半音、内声部的旋律勾勒出老柴特有的忧郁和内敛,而后者圆舞曲的律动、低声部的跳音则描摹出作曲家另一面轻松自在的意趣。
苏联作曲家阿鲁秋年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安吉拉带来的三首音画,为我们打开了亚美尼亚的风景,通过她的演绎,我们感受到亚美尼亚特有的民间音调和调式、平行四、五度叠置的和声、东方色调的旋律,每一首都是一幅民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