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守护红军墓近90年,这段历史她讲了一遍又一遍……](https://ie--bjd--com--cn--93c36a8pd.3pco.ourwebpicvip.com/images/202112/01/61a70df8e4b044416fb53e02.jpeg)
一家四代守护红军墓近90年,这段历史她讲了一遍又一遍……
Beijing Daily
初冬的清晨,走进长坪山烈士陵园,烈士墓碑上的红色五角星迎着阳光发出光芒。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90后”女孩冯炼与往常一样,拿着笤帚、簸箕,走向屋后烈士陵园,和父亲一起清扫落叶、擦拭墓碑。
前不久,冯炼在特别节目《行走的旗帜,信仰的力量》中,通过10分钟的演讲,向全国观众讲述长坪山的红色故事。
地处南部、阆中、仪陇三县交界的长坪山,四面悬崖峭壁,易守难攻。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一举攻克长坪山,建立政治部和前沿战斗指挥所。“在红军战略转移,一位姓刘的连长主动请缨留守长坪山,掩护大部队转移。”时隔80多年,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依然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后来,刘连长和战士们被军阀部队发现,刘连长被俘牺牲。
驻守长坪山的日子,刘连长常去山脚下的陈修坤夫妇家背水背柴,无儿无女的陈韩氏更是把他视作亲生儿子。刘连长牺牲后,陈韩氏和丈夫、亲戚们一起,偷偷地把刘连长的遗体背回了家,安放进原本为自己准备的棺材里,埋在老屋旁边。
在陈韩氏弥留之际,她叮嘱丈夫陈修坤去领养一个孩子,要把刘连长的墓世世代代守下去。陈韩氏去世时,没有棺材,家人用门板钉了一个木箱安放她,并将她葬在刘连长的旁边。自此,为刘连长守墓就成了这个家族的使命和责任。
陈韩氏去世后的第四年,陈修坤从冯氏家族抱养了一个男孩,取名陈忠民。1971年,陈修坤去世,陈忠民继承了养父遗志,接过为刘连长守墓的重任。
2002年,陈忠民弥留之际再次叮嘱冯炼的父亲马全民:“红军刘连长是我们家的恩人,为他守墓是上辈人定的家规,今后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了这一点。”那一年,马全民和妻子冯秀琼返回家乡,继续守墓,从此再没有离开过长坪山。
在冯炼的记忆里,父母在广东打工那些年,家里条件还算不错。自从父亲马全民听从外公的嘱托,回到长坪山守墓,日子就变得艰难。“即便条件艰苦,一家人守墓的决心却从没动摇。”冯炼说。
冯炼家里有一个传统,在过年吃团圆饭之前,要先祭天地、祭英烈、祭祖先,祭拜之后才能吃饭。那时,冯炼几乎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但外公总会先放一块肉在刘连长墓前,除此之外,还要供上水果和鲜花。从小跟着外公耳濡目染,冯炼也自然而然地将守护坟茔当成自己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