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重基建轻消费 中共老路走不通
The Epoch Times
消费疲弱是中国经济最大痛点,北京却束手无策!基建投资已是“建无可建”,消费贡献率远超投资,但中共为何不愿给民众“发钱”?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北京到底采取了哪些促消费措施,为什么没有效果?加码投资基建项目,到底能不能达到“稳增长”的目的,会不会加剧地方财政的债务危机呢?以及,中共目前的刺激政策,又是否和它的目标背道而驰呢?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如果从分项数据来看,外贸表现最佳,投资成长趋缓,内需消费不振。但实际上,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大需求中,对GDP的贡献最大的,并不是出口,而是消费。
数据显示,2021年的最终消费支出,拉动中国GDP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远高于货物和服务出口的20.9%,以及资本形成总额的13.7%,足见消费在“三驾马车”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中国2021年的消费增长,却明显滞后,而且是持续下滑。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速只有3.9%,低于GDP的两年平均增速5.1%;而且从去年3月的同比增长34.2%,一路下滑到去年12月的1.7%,显示消费疲弱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拖累。
这一点,从今年新年假期的主要消费数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比如旅游,中共文化旅游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新年假期,中国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同比减少,而且,在出行人口同比减少2%的情况下,旅游收入却减少了3.9%,这也说明,即使人们愿意出门旅行,也大大压缩了旅游消费的开支。
另外,作为主要消费指标之一的电影票房也在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从除夕到正月初六期间,电影票房同比减少了23%,观众人数同比下降了将近30%。
中共在去年大力倡导“就地过年”,今年则要求,各地方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所以今年的返乡人数同比上升了48%。但是,在人员流动明显好转的同时,旅游、电影票房等数据依然低迷,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消费的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