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军事】J-20战斗机量产猜想](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1/12/id13456214-1222_1200x8001-700x359.jpg)
【时事军事】J-20战斗机量产猜想
The Epoch Times
J-20量产也不是,不量产也不是,只好在没量产的时候说它量产了。
J-20(歼20)是中共唯一投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是中共显示其空军现代化的一个至少他们自己认为颇据说服力的核心装备。从任何意义上说,J-20的大规模量产都是一个重大事件。最近中共多家媒体报导,J-20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中共放出的这条消息,怎么看都像一块裁小了的遮羞布,扯来扯去也盖不上全身。我们就借此说说对J-20量产的猜测。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公众号“成飞融媒”12月10日发表文章《交付“战场”,战鹰轰鸣》。文中提到,进入四季度以来,成飞J-20的试飞交付工作很紧张,相继完成了多个重点试飞任务,交付指标再次提高。
成飞表示,四季度以来,一直面临着具有挑战性的研发、生产和交付任务,因为多个用户正在等待接收飞机。面对严峻的科研生产形势和交付目标,整机交付任务艰钜, 试飞工作与交付工作需要克难攻坚,要打赢年度收官之战。
我们从成飞这条消息能够看出来的信息,好像是说,年底成飞积压了大量试飞和交付工作没有完成,用“战场”来形容飞机交付工作的压力之大;用提高“飞机交付指标”,来掩盖飞机集中交付所带来的问题;“一直面临具有挑战性的研发任务”,这种说法可能反映了J-20的真实情况,表明J-20可能距离量产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为很难想像,飞机还在研发过程中,就进行大批量生产;而“多个用户正在等待接收飞机”,也不能说明飞机达到了量产的状态,相反由于飞机的生产进度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导致用户不得不等待飞机走完生产、试飞和交付工作的全过程。
这里不但没有J-20飞机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意思,而且还暴露出目前J-20的生产协调或J-20本身在技术上还存在问题,导致年底的工作积压。在中共党文化的话语体系中,根据需要,可以把坏事说成好事,把小事说成大事,把这么回事说成那么回事。
这条消息被中共媒体包括《环球时报》炒作成J-20实现大规模量产。《环球时报》是这么说的,“在解决了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即中国解决自己生产WS-10(涡扇10)发动机的问题后,J-20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环球时报》得出的结论的确反映了中共希望得到更多J-20战斗机的愿望,但它可能是一厢情愿,不一定是事实。因为《环球时报》这个谎,怎么也圆不上。
首先,WS-10发动机远远不是J-20的最后一块拼图。2017年,J-20就已经开始安装WS-10C发动机,当时认为WS-10C是最新版本。中共把WS-10称为“太行”发动机,那时候中共媒体就已经开始说,“太行终于行了”。中共甚至把它形容为“摘取了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皇冠”。如果说今天J-20是在等待WS-10这块最后的拼图,那么早在5年前J-20就已经等到了,应该早就具备量产的条件了,何必等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