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幕】中国大基建如何成为贪腐的提款机
The Epoch Times
中国的基建热潮无处不在,然而在铺天盖地的建设浪潮背后,腐败与工程质量问题屡屡被曝光。这些问题并不仅限于个别项目,背后所隐藏的是一整个行业的监管漏洞和运作机制的失灵。
走线来到美国的郑刚,曾在中国大陆从事建筑行业30年。他曾担任策划设计、建造师、工地管理及项目经理等多个职位。最近,他对大纪元披露了中国大基建背后的黑幕。
2017年,郑刚在湖南郴州汝城县热水镇一条28公里的公路施工。虽然只是一条乡村的二级公路,但是伸手到公路项目里“吃拿卡要”索贿的官员,从省里到村里层层扒皮,导致真正用在工程上的费用不得不克扣。
回顾当年这条二级公路的施工过程,他说,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从省里到村里,所有的层级中几乎每一个部门都要求我们“回报”,否则工程就难以推进。
郑刚回忆道,在公路设计时,为了防止山洪爆发,原本计划安装2根2米长的混凝土排水管,但当时建设单位却抱着侥幸心理,只放置了4根60公分的混凝土水管来进行排水。结果,某天晚上山洪爆发,排水系统无法应对,导致公路上积水深达两米多。虽然当地人熟悉路况,知道如何应对,但当晚有两名外地人途经此处,因对路况不清楚,误以为水深仅有几十公分,决定驾车通过,没想到水深达两米多,并且遇上了山洪。最终,这两人在车内无法逃生,悲剧发生。
郑刚表示,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立即接到封口令,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保持低调,甚至对出事地点的村镇打招呼,要求不公开此事,谁泄露消息就会被处罚。
他说,这个项目预算是1.2亿(人民币,下同),实际结算出来2.7亿,大部分被贪污了。
这种情况并非个别。中国的基建行业中,腐败和质量问题长期存在。据郑刚回忆说,当时尽管他和团队一再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但腐败行为仍然让这些努力付诸东流。“一开始,我们的确有信心把这条路修得很好,但当资金被拿走后,剩下的预算只够应付最低要求的施工,质量自然无法保障。”
郑刚谈到,从项目申报到监理、施工,再到最终验收,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着腐败的影子。而这种情况,早已在许多重大工程中得到了证实。